年关将至,中国又将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春运。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春运似乎就是“人潮汹涌、拥挤喧嚣和一票难求”的代名词。客居他乡的务工人员,举家走访的老亲少友,都将在这一时期踏上征程,挺进春运的大军。然而高铁因其舒适、便捷、高效而极大的缓解了这一难题,也成为了人们钟情的重要出行方式。

近日,“高铁盒饭”登上热搜榜,余温不减。因有人吐槽其价格贵,一份盒饭要三四十,一瓶水也要五元起价,动车上其实还有十五元盒饭外卖,乘务员并未主动提供等等等等。

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就已正式实施《动车组列车服务质量规范》,其中第9.1.7条规定,“供应品种多样,有高、中、低不同价位的预包装饮用水、盒饭等旅行饮食品,2元预包装水和15元盒饭不断供。”如此看来,低价的商品确实存在,但是为何15元的盒饭竟成了大家口中热议的稀罕物,究竟是有人没吃到就成了口口相传的欺诈和垄断行为吗?

在这里笔者看来,盒饭的价值体现是在市场的供需而影响的。更有甚者吐槽“高铁盒饭没得选择,不买就没得吃,完全是一种垄断”。其实这么说换做是谁都听不进去,铁路部门从未有过严禁旅客携带食物上车的规定,任凭谁人乘车均可自备干粮,没带食物的也都是向服务人员问清价格种类方才自愿购买,欣然食之。所以,不存在口口误传的垄断和强买行为,至于为什么没有吃到低价盒饭,我在想这只是各别服务员没有主动提供此项说明,亦或是很少有人指出只买15元的盒饭。其实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乘坐高铁的朋友大多都是经济条件还算可以,由于快速舒适的乘车体验,服务人员或许觉得需要用餐的朋友还是可以接受这个价格的,常言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盒饭贵的自然是比便宜的好些,人们追求的品质也就高了一些。因为没有人指定询问是否有低价盒饭,也就默认选择为您提供了这个盒饭,这也只是各别行为,其实不管是十五元盒饭还是四十元的餐饮,都好比是超市橱窗里摆放的各种商品,需要哪一个都是自己购取,绝对没有人强推到你的手里。既然不存在所谓的欺诈、垄断,所以我认为这完全是一场供需所求的正常交易。

那么到底这份高铁盒饭的价格值不值,我们不妨想想它的成本,除了固有的成本之外,还包括运输、储藏、制作,人们心里都明白,越是豪华高档的地方,所销售的商品都是比其他地方略贵一些,就好比高速飞驰的列车上,理所应当的会有些许加价,就好比笔者本人在登山的途中,买一根黄瓜解渴都要五块钱,这是环境赋予商品的特性。所以,你还纠结这份美味佳肴的盒饭吗?真的嫌贵,可还有十五元的外卖,记得和服务人员说清楚就好了!

其实横向纵向不管怎么看,买卖东西都是你情我愿的事,看大家各取所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