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笔者到北京出差有幸观看了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先生的画展。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先生的一段话语,几十年来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怀才就像怀孕。只要怀孕了不怕生不出孩子来,就怕怀不了孕。所以我天天在外面跑,就是希望怀孕。”

 可吴冠中先生主张的三种尊严更是令人钦羡不已。

 申艺术尊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一次全国美协理事会上,一位领导在发言中强调“艺术应该服从政治需要”时,吴冠中当即站起来反驳:“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这样的第二,永远是第二,艺术永远上不去。我认为这个看法有问题,应该辩论。”会场一片寂静,竟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会议结束不到两周,报纸上出现大量批判先生的文章,从艺术观点到人身攻击,什么都有。对此,吴冠中再次平静说道:“我始终觉得,艺术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尊严,如果依附政治,艺术就不会有生命力……如果我的观点有错,下十八层地狱我也无怨无悔!”在当时政治之风还不甚开明的时期,敢说这样真话的人确实有冒天下大不韪的风险。

 说人格尊严。先生的一位学生曾经为当时一些知名画家筹办了一次画展,且画展非常成功。但,吴冠中似乎不“领情”。展后他对学生提出了批评:“我十分感谢你的工作,但有些地方我看不惯,比如在介绍来宾的时候,你先介绍各级的官员,然后才介绍到会的艺术家;另外,安排座位时官员们都坐在前排,艺术家却坐在后排。要知道这是画展,不是开行政工作会议,主角是艺术家而不是行政领导!看似形式问题,却暴露了官本位的思想。”学生不服,辩解道:“别的展会都是这样排名的。”吴冠中板起脸,郑重说道:“你说的不错,现在风气就是这样,行政级别比艺术水准更重要。这是某些艺术工作者趋炎附势的表现。我希望年轻人能坚持独立的人格,别自弃、自贬!”学生低下头,若有所思。

 护他人尊严。 吴冠中生活简朴、低调,经常花两元钱在楼下找个蹲摊的剃头师傅理发。一次,一个同事遇见了他,开玩笑地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处理’?”吴冠中扭过头笑道:“剃头师傅也是‘行为艺术’,我们是纸上谈兵,而他们却是在我们头上施展才艺呢。”同事却挖苦道:“按您所说,站街的乞丐就应该是行为艺术大师了。”吴冠中见对方的语气充满鄙夷的意味,立即回敬道:“你别自以为是,你的体面还要剃头师傅给你修理呢。乞丐们大都是站着行乞,说不定我们当中有人连站着的习惯都没有培养出来……”同事一听,无趣地走开了。

 尊严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生存的最基本的内涵,是永远不能忘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