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31日电(记者 田阿萌)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官网发布的最新消息,中国铁路延续去年高投资,新线投产里程则刷新历史最高。2015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0亿元人民币,新增铁路运营里程9000多公里,新开工61个项目。铁路总公司称,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1909年,京张铁路的竣工,表明了中国铁路人开始自我探索与钻研的成果。时至今日,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更是向世人亮出极具中国特色的“高铁名片”,加上李克强总理作为最大牌高铁推销员在国际舞台上的亲力亲为,笔者对中国铁路的未来充满信心。

众所周知,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要知道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架构的形成需要时间,更是利国利民。在我国,对航空、汽车、铁路为首我国大众交通运输方式所呈现的三足鼎立之势,在每年的节假日中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火车作为依靠电力运行的载体,从安全性、环保性、公益性等等方面加以考量,大力发展铁路建设实为明智之举,在逐渐向高铁过渡的旅客列车的进程中,标志着中国铁路向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是基于人民大众对于出行方式上的更高要求。

据了解,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从中不难看出高铁线里程约占全国铁路营业线近六分之一,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扩建铁路线能够为此提供更多的动力,铁路线涉及的地区不但改善了自身的交通运输条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是在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上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2015年我国建成投产的高铁项目包括:合肥至福州、哈尔滨至齐齐哈尔、沈阳至丹东、吉林至图们至珲春、丹东至大连、成都至重庆、天津至保定、海南环岛等高铁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新线投产9000公里以上。正所谓“时间就是金钱”,高铁的逐步落实建成,大大缩短了人们的乘车时间、有着绝佳的乘车体验,同时,高铁的大力发展还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沿线地区合作,促进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拉动旅游业内需,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稳定、良好的经济圈,进一步深化经济多方向发展的可能,尤其是与中、西部关联的高铁线,关乎民生与发展,其作用不可小觑,意义更加深远。

中国铁路以完全拥有高铁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姿态步入世界舞台,它所带来的不只是中国铁路的品牌效应,更是世界瞩目的高铁核心技术力量。近两年更是与遍及六大洲的国家有高铁项目上的合作或是洽谈,有望造福于世界上更多国家的人民,紧紧围绕中国高铁促“一带一路”战略的坚定实施,结合“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的既定事实,笔者相信其未来能够走得更远、更广。

当中国铁路以高铁持续不断发力的同时,高铁也在改善并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铁路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人们的实际需要。在笔者看来,中国高铁不仅是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一环,更会赢得未来。(马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