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中午,由重庆北开往成都东的G8514次高铁上,18岁小伙儿邓某因为烟瘾难忍,竟跑到厕所里抽起烟来。结果,烟雾触发报警器并导致列车降速运行。警方将他找到后,对他处以500元罚款。(重庆晨报 1月5日)

为了保障运行的绝对安全,动车组上安装了多个故障传感器和烟雾报警器,一旦车上有烟或明火,列车马上减速运行甚至停车,打乱铁路运输组织,危及行车安全。其实这样的常识大家都了解,无论是高铁上的广播,还是列车工作人员的口头宣传,都传播了“高铁禁烟”的讯息。旅客“以身试法”则是存在侥幸心理,依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高铁动车上吸烟将被处以500元至2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终究,吸烟旅客还是要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买单。

文章开头所说的这些吸烟者邓某,他是成渝高铁开通以来,首名列车上吸烟被处罚的乘客,可怎样才能将首名变成最后一名,如何才能彻底浇灭高铁上的“星星之火”值得大家思考。

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杜绝旅客在高铁上吸烟的现象,除严格落实《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治安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外,还应“全民总动员”。铁路部门应加强高铁列车上的禁烟宣传,除广播宣传外,还应在垃圾袋、座椅套、小桌板等明显位置应给予禁烟提示。公安部门、学校、单位等部门应对公共出行安全常识进行普及,让公民全面认识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应注意及避免的相关事项。

安全、和谐的乘车环境是每名旅客共同希望拥有的,要靠所有人以身作则共同维护,乘车时,不仅要自觉克制自己的行为,还应对周围“蠢蠢欲动”的旅客进行温馨提示,保证大家乘车的安全。 笔者相信,只要“全民”总动员,共同维护乘车环境,每走一步都“揣”着文明,还怕高铁上的“小火苗”不灭吗?(贾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