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乘客发布《生死间,一个记者有话想对你们说》文章,称其乘坐南航CZ6101次航班时突发疾病,飞机降落后50分钟后才打开舱门,航空公司和地面救护人员都未及时施救的遭遇。(《中国青年网》11月25日)

日前,有关“南航急救事件”的相关话题持续发酵,人们在关注事件本身要以何种方式发展的同时,似乎更加关注由此事件折射出的公共交通应急处置问题。 笔者不想在讨论“南航事件”的是与非,只想谈谈由此事件引发的有关公共交通应急处置问题。

其实就此次“南航事件”本身而言,就是一起常见的乘客突发疾病事件,而类似这类事件,每天在全国各地都会时有发生,那为什么此次事件却引发了如此之大的社会反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关各方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未履行自身责任,延误患者治疗是主要原因。

首先,在事件发生之初,作为第一责任人,南航的空乘人员在已经发现乘客突发疾病的情况下,只是简单地联络地面急救人员,而未采取相关急救应急措施。 笔者注意到,在事件发酵之初,媒体大多引用“患者乘客爬下飞机”作为标题,而这一标题中的“爬”字,充分体现了此事件的以一个关键问题——即是航空公司与地面人员在急救的衔接问题。其次,飞机落地后迟迟未打开舱门,病患只能看着救护车而在飞机上下不去,虽然南航事后解释是由于飞机刹车系统故障,但笔者不禁要问如果在遇到诸如起火、迫降等紧急事件时,飞机的舱门难道还是打不开吗?而这也还是由于南航在应急处置方面的缺失造成的。再者,地面急救过程中多次转院,急救人员检查失当,造成患者病情延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不免让公众联想到自身。综合以上种种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社会舆论对于此次“南航事件”会有如此激烈的反映了。

就此次“南航事件”引发的有关公共应急处置问题,笔者觉得另一运输企业大头——铁路,则给出了较好的示范。自中国铁路诞生以来,无论是以前的铁道部,还是如今的铁路总公司都十分重视应急处置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铁路部门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则更加全面、细致。就以此次的“南航事件”为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火车上,则会有不同的结果。首先,铁路对于此类事件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从车上车下的急救联络,到车上车下的急救交接,再到铁路到医院的急救跟踪,都有一套完整齐备的应急处置流程,绝不会出现像此次事件中的让旅客爬下飞机,或是让旅客一个人面对急救转院,而是一直会将患者送进医院,患者得到治疗,并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为止。再者,铁路对于突发事件,从来都是提级处理,以急为重,像此次事件,铁路一定会排除万难,在临近车站先停车救人,而不是等着将所谓的事物处理完毕,再开门运送急救病人。从以上这些,我们不难看出铁路作为传统运输企业,在公共交通应急处置方面还是有许多值得其他运输行业借鉴的。

因此,对于此次“南航事件”而言,笔者认为,事件各方与其在为孰是孰非争辩,不如多学学铁路,从自身实际出发,多花些心思在完善应急了、处置流程本身,只有自身应急做好了,才能避免日后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程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