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南方航空CZ6101航班由沈阳飞往北京时,一名乘客突发腹内疝并急性肠梗阻。飞机落地后,机组人员与急救人员互相推脱,乘客自己爬下飞机。此事引发网友热议(11月24日《京华时报》)

乘客乘坐飞机,途中突患急性肠梗阻,腹痛难忍,好不容易捱到飞机降落,却遭遇空乘人员和急救人员相互推诿,没有人愿意将乘客抬下飞机,乘客只好强忍痛苦半蹲半爬自己下了飞机。网友纷纷表示愤怒,难道我们乘坐飞机遇到类似情况,都要自己爬到医院吗,乘坐飞机遇到病痛,谁来救救我?

乘坐飞机在旅途突发病情在所难免,面对此类状况,空乘人员首先应该做好服务工作,据了解,每名空乘人员都应通过急救培训,取得证书,才能拥有上机资格,空乘人员首先应利用自己的急救知识,判定乘客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等待救援。然而在这次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空乘人员根本没有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判断,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救援,在飞机降落后还因为飞机刹车系统故障,让乘客苦苦等待50分钟。而作为急救人员,救治、护送病人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却还在和乘务人员争执“谁应该把病人抬下飞机”,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如果乘客突发的是心脏病,这样的拖延恐怕会致其失去生命。我们不禁要问,乘务和急救难道是觉得这位乘客的病情不够严重,才会如此不紧不慢吗?飞机降落后,无论是空乘人员还是急救人员,都有责任护送患病乘客下飞机进行救治。乘务和急救的拖延让我们看到乘务人员的时间观念淡薄以及对乘客、病人痛苦的漠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应急措施的缺失。

飞机本身与其他交通工具不同,有时不能短时间内降落,病人可能无法尽快得到医治,在这样的状况下,一分一秒都是非常 宝贵的,而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病人得到救治,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治处理办法。在飞机上,乘务人员应该立即寻找有没有同机的医务工作人员,帮助进行救治,如果没有,也应利用自身的急救知识进行护理,抓住救治的黄金时间。飞机降落后,应当启动应急通道,让病人在最短时间内下飞机进行救治。而对于处置失当,也应进行责任追究,做到应急办法有令必行。

总之,乘客作为航空公司的服务对象,航空公司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服务层面都有义务尽最大努力保证乘客安全。以上事件发生后,南航和急救中心方面虽然都向当事人进行道歉,但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态度并不积极,并没有对应急处置的缺失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希望看到航空公司能够尽快行动起来,完善应急救助体系,让乘客才可以安心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