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诚实和守信,这个大道理谁都懂,甚至孺妇皆知,问题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信义,在利益面前却又不得不苍白的让步,成为一句空谈。
日前,台湾的一名40男子用行动诠释了诚实和守信的内涵,其行为也让世人深思,反剩该名男子在读大学期间全部是用逃票方式度过大学四年时光,用他自己的话说,所有的火车他都逃过票。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也许是出于良心发现,近日,该男子携带10万新台币现金走进车站要求补票,在问清原委后,车站工作人员也被深深触动了,办完所有手续后,该男子低调的离开车站。
其实,支配该男子去补票的行为,是爱心的感染和良知的发现,一次从基隆到台北逃票被列车长发现,细心的车长并没有粗暴的把他赶下车,而是默认让他坐到终点,就是这个爱心举动触动了作为人本能的良知。无论过去了多少年,也无论该男子是否有钱,已经不重要,能用10万现金一次去弥补自己良知留下的缺憾,才是由衷的美,才是对诚信最深的解读。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社会呼唤诚实和信义,也渴望着更多有素质的民众向社会释放着正能量,用爱心释放着和谐,感染着周围。台湾男子能用实际行动去弥补多少年欠下的诚实债,并且重新洗刷了因信用留下的内疚,相比较那些唯利是图,整天想着钻空占便宜的机会主义者,该不该汗颜?
逃票行为,看似不起眼,其实说透了就是丧失诚信的起点,在车站可以想着法子去逃票,回归社会,谁又能保证不去逃其他该尽的义务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时的茫然和冲动的确会做出超常的举动,但是能否及时勒住思维的缰绳,确保自己不在危险的边缘越陷越深才是最难能可贵,一失足成千古恨,追悔才莫急。在征信日益覆盖的今天,假如我们失去了征信,还能做什么,又能做哪些?外出办事,高铁礼貌的拒绝你乘坐,民航更是友情提醒,缺乏诚信的概不接纳,包括银行,超市,等等,其他一些列相关的行业,都会拒你千里之外,寸步难行的背后,留下的只能是独自的悲叹,悔不该贪小利失大利益。
可以这么说;实施征信制,贵就贵在手下不能留情,用严厉的征信去约束道德的底线,去唤醒未泯灭的良知,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核心所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