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在线》11月3日消息,因杭黄高铁施工需要,11月1日和2日某个时段富阳区场口、常安、龙门、环山、湖源等5个乡镇不得不停电。但面对停电带来的不便,富阳的百姓们却大多说出两个词:理解、支持。
说起杭黄高铁,实际上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铁路工程项目,特别是作为该高铁所辐射到的诸多区域,更是被看作是重中之重、不可或缺的一项工程,原因就在于,杭黄高铁连接杭州和黄山,辐射安徽、杭州、上海,将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并且它将把许多高铁之间的“断点”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无缝隙”的大交通网络,建成后将形成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面对如此一条重要的高铁线路,在遇到难题而停电的时候,富阳的百姓不是反对、抗击,而是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当地百姓对高铁建设的支持,不仅仅是因为高铁项目的重要和关键,其中还充分体现了百姓们的高风亮节与高尚大度之风。纵观每一个项目的建设过程,几乎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征地难、拆迁难、施工难、维护难,等等,这么多的“难”加在一起,使许多项目或被迫延迟而影响工期,或增加施工难度与建设成本,甚至有些还因部分群众的“刁难”而流产,因此,一个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在某种程度上除了主持建设方面的决心、力度与措施之外,还取决于百姓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程度,说到底,就是看百姓是否认可,群众是否支持,民心民意是否与高层决策“同心同向”,是否形成了一致共识,有着共同的期待目标。
这次,富阳的百姓没有因停电而闹心和纠结,也没有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和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反而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让社会看到了民风的转变与向好,不能不说是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正能量,也不能不说是高铁造就和形成了最淳朴的民风。事实上,一项政策或措施到底好不好、行不行,一个工作到底符不符合民心民意,首先最应该考虑的就是看群众接不接受、认可不认可,好的政策和工作,推进或开展起来会一路畅通无阻,反之则会处处受阻。
杭黄高铁因施工需要而停电,百姓的想法和行为是“敞亮”的、没得说的,也是令人感动的,个中原因除了该项目重要和动员工作做的好之外,最为关键的还在于人们在内心里真正接受了高铁,真正在工作和生活上离不开高铁!(赵家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