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消息,自2015年11月1日起,铁路部门为境内乘坐火车的旅客提供铁路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服务(简称铁路乘意险),旅客可自愿投保。此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立即脑补“2013年铁路取消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的消息。部分网友质疑,花3元买乘意险值得吗?不买等于没有安全保障吗?这与以前的强制保险有区别吗?诚然,拿着“望远镜”玩“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只会带来更多的误导。

保险,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有“生育保险”;我们上学的时候,有“教育保险”;我们工作的时候,有“失业保险”;我们结婚的时候,还有“婚嫁保险”。可见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行业之一保险业,已渗透到健康、养老、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而针对铁总推出的3元铁路乘意险,我们不妨拿出“显微镜”,理性看待。

我国由于传统家庭文化特点的影响,决定了人们在遭遇风险时,首先向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求助。因此,在小风险面前或者家庭内部能承担消化风险时,保险显得不那么重要。铁路的安全系数要比飞机、汽车、轮船等其他交通工具高的多,这就意味着保险的赔付就几乎为零。但不管是车保还是人保,买保险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们对所生活的环境安全并不那么自信。事实证明如此,安全没有绝对。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保险“保”的就是“万一”。并不是笔者乌鸦嘴,试想下,花一瓶饮料的钱给自己出行买颗“定心丸”,何乐不为呢?

而我们也不必担心“不买等于没有任安全保障”的谬论。首先我们要区分民事赔偿和商业赔偿这两个概念,其次要明白铁路乘意险的本质和其他保险机构销售的意外伤害险是一样的,都属于商业保险。基于自愿的前提,在发生旅客意外伤害时,铁路保险公司会按合同约定支付保险金。那么,我们购买的3元乘意险无疑多了份保险,对出行安全也多了份保障。

姑且不说铁路乘意险的保障额度高,从保障范围由“车上”扩展到“车上和站内”,可见乘意险并不是传说中的要代替铁路部门的“安全责任”,而是更加全面地正视安全问题。 保障范围的扩大,将促使铁路部门进一步完善站内的建设、服务和管理。购买渠道多、购买费用少、网站购买优惠大、出险报案便利等特点,更彰显了铁路“走心”的人性化服务。(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