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樊城3名小学生放学后贪玩,钻入铁路防护网来到铁道线上,将石渣放置在铁轨上。正在玩耍时,3人发现火车驶来慌忙逃离现常火车司机为躲避石渣而紧急停车,这才没有酿成大祸。(10月22日 楚天快报)

近来,“熊孩子”闯祸的报道屡上媒体:除了上述新闻中3个孩子在铁轨上摆放石渣,逼停火车险酿大祸外,还发生了4个“熊孩子”飞石砸破通过的G309次高铁列车车窗,差点伤及旅客的事故。“熊孩子”种种任性行为,无一不让人捏一把汗,人们不禁要问:“熊孩子”屡屡闯祸,我们应该打谁的板子?

 虽然“熊孩子”是引发事端的直接实施者,板子打他们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熊孩子”毕竟还是心智未全的未成年人,好奇多动是他们的天性,自控能力亦不及成年人,因此,对于这些特别的孩子,我们更应该是加强道德和安全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直接打板子。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和启蒙老师,家长难辞其咎。《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二条明文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为人父母,不仅仅是要让孩子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传授于孩子正确做人处事的道理和准则。如果家长们告诉过这些“熊孩子”,不能破坏交通工具、不能损毁公众的设施设备、不能依照自己性子随意妄为,那么飞石砸破高铁车窗、铁轨上摆石渣的事件还会发生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长一直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要么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要么无视孩子的不当行为,以孩子还小为由,百般为孩子找借口摆脱责任。如此一来,孩子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甚至还会产生“我还小,犯错没关系”的错误思维,长此以往,原本纯如白纸的孩子,一步步演化成令人头疼,甚至厌恶的“熊孩子”,到处破坏、随便捣蛋成为他们固定的标签。由此可见,“熊孩子”闯祸惹事端,家长理应挨板子!

 笔者希望天下的父母,从这两起“熊孩子”闯祸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及时改变原先随意放养的教育思路,回归父母亲的本职角色,加强对孩子道德行为的教育,避免类似放任险酿大祸的事情再次发生。(徐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