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公安厅公布一起诈骗案件,案件中当事人王女士因为在闲聊中透露个人信息,结果被对方诈骗钱财20余万。(10月11日 扬子晚报网)

在日常交际中,我们社会对于那些穿着得体,谈吐风趣的人总是能够放下心里戒备的。前不久有一个有趣的测试:一位男士开着宝马和QQ分别在晚上接送陌生女生回家,结果宝马开出来不少都上车了,而QQ开出来基本没人搭理。其原因很简单:有钱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

可谁又能知道这宝马不是租或者借的呢?同理,列车上碰到的“土豪”怎么就不可能是装的呢?若是真的土豪也未必肯将好的投资项目拿出来说,从这一侧面上来算“傍土豪大腿”已经不单单只是个玩笑话,引发的是深层次的有忧虑。

笔者过去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女士刚被聘任为公司高管,一日到新公司的休息室喝茶,一位老者过来剪花,那位高管冷嘲热讽老者一番,老者没有回答,过了会公司一个经理过来冲着老者说了句董事长,该高管才感觉不对劲,老者对经理说:一位公司高管除了要学会做事之外更需要学会平等待人,让她明天回家去吧。

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出了在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一面,这种浮躁不仅在社会更深入高等学府当中。再说到那位列车上的土豪,单单几句看似很有道理的言论就可以判定一个人是否富有,笔者以为这种建立在表面之上的绅士是一种伪善,也充分说明这些骗子对人心理的透视有多么的深。

当我们在谴责骗子的时候,突然发现没谴责一次又会有新的人上当受骗。骗子花招不需要翻新,只要两张嘴皮子能言善辩就让不少人心甘情愿的上当,与之相比的是我们对朋友、家人劝告不听,无视的冷漠。很多人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高于家人,这样畸形的想法导致整个社会诚信颠倒,缺失了良知。充满了道貌岸然的伪装之人,然后看到过他人教训却依然愿意自己再跌一次坑的人。

我们常说现如今的信任缺失,但我们却无奈的发现对骗子我们不少人充满信任感。究其原因,是浮华,是伪装的美好,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过大。列车上,我们对于“土豪”的言论若可以无视,若不将自己的个人信息透露那么后果不会产生更谈不上被欺骗。列车上我们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骗子的脸上没有写字,他们也能够合法的上车,况且无论是在家、在单位、社会、火车站都有形形色色的提醒,但有多少人信?

当列车上的乘警好心提醒,当车站的工作人员好意警示下旅客,也有不少人当做耳旁风,或者讥笑车站人员,就是在这样的不理解情况下,他们依然会劝阻,但可惜,人与人之间往往如前文所述,对好心提醒的人认为他们多管闲事,对于献媚的骗子投入过多的信任。

列车上的“土豪”不能够轻信,笔者以为这不应当成为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叹息,若每一个人对身边好心提醒都能够上心,都能够及时的刹住车,那么这样的“土豪”能够屡战屡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