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0月3日腾讯网报道,9月27日,在由张家界开往太原的K1887次列车上,一男子由于在卧铺上抽烟,引发衣物卧具起火,幸亏列车工作人员快速反应,避免了险情扩大。

抽烟危害公共安全,这是妇孺皆知的事,可是就有极个别的烟民不顾警告与劝告,在明令禁止吸烟的地方吞云吐雾,不惜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做赌注,实在让人感到悲哀。文中所说在火车上吸烟的男子,万幸只是给自己衣服烧坏了,如果,引发了列车大火,火车行车速度快,列车上旅客稠密,火车行进中带起的的风,会让火势迅速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庆幸之余,作为一个读者,一个经常参与交通出行的普通民众,我们是不是也要给自己提个醒,从自我做起,不让瘾君子的“烟火”扰了公共大安全呢?

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爱国卫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提出要落实控烟各项措施,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像北京也出台了史上最强禁烟令,铁路、公路等旅客运输部门也都对自身相关禁烟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部署。

 这些禁烟制度不可谓不全,不可谓不细,但是,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制度存在的本身,本是对我们公民行为的一种提示和约束,这其间,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认真遵守,这既是对国家法律法规尊严的一种维护,更是对我们个人公共道德的一项认真考量。而像报道中说所,在火车卧铺上抽烟,如此的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在明知不可为的前提下,依然故我而行。列车禁止吸烟,本是一件完全可以实现自我约束的个人行为,却因着人为的因素而使其不得不付诸于法律条文的强制性约束。

笔者建议,面对这样不守规矩的“瘾君子”,必须下狠手,出重拳。铁路和公路、民航等运输部门,在执行好国家禁烟规定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对现有的禁烟规定再做一下健全和完善,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以铁路为例,要加密列车运行途中对“抽烟现象”的专项巡视,重点检查好列车车厢连接处、洗手间等部位,不给“偷抽烟”者以空间和机会。对于发现的“顶风作案”偷偷抽烟者,要给予更加严格的问责,提升罚款额度,罚到当事人不再吸,不敢吸。让偷吸烟者的行为在公众面前曝光,红红脸、出出汗,丢丢人。同时,也警示其它潜存在的“烟民”遏制住自己偷吸烟的念头,不铤而走险,

要让烟民自觉禁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不让“烟火”扰了公共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