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首次明确规定,禁止乘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违者将被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应该说这一规定的出台,不仅提高了在高铁动车上吸烟者的违规成本,更是将高铁禁烟提升到法律层面,改变了铁路工作人员无法可依的现状。可为什么还是有人视若无睹、顶风而上呢?甚至为了吸一根烟,不惜触及法律呢?

众所周知,高铁列车有别于其他列车,高铁动车作为全封闭的交通工具,运行安全是其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它属于全车禁烟,即使是烟民过嘴瘾引起的“虚惊一潮,那也会因列车为此减速或逼停而打乱正常的行车计划,致使该线路的其他动车也不能正点运行,严重的还会造成列车火灾,危机列车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为了安全,铁路警方对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的吸烟人员按照《治安处罚法》第23条规定,以“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处罚。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既然高铁禁烟有法可依,人们不禁问:高铁禁烟为何这么难?

高铁禁烟难,难在管理的执行力度不够。抛开缺少监管的其他公共场所不说,就拿全封闭,配有高端电子设备且全程监控烟雾的高铁来讲,面对吸烟者也多是以劝阻和进行相关教育为主。久而久之,就让少数烟民对这种“口头教育”不以为然,从而频频“以身试法”。可见,太“人性化”的执法只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严格的法律加上违法必究的执行手段,才能使动车上吸烟的现象得到遏止,这不仅仅是对该烟民负责,更是对其他旅客的出行安全负责。

高铁禁烟难,还难在有些旅客缺乏公共意识,或者说道德观念缺失。这样才会旁若无人,我行我素。但是这种人也只是个例。一般的情况下是个人生活习惯,周围的环境以及公共意识淡薄所造成的。很多情况下只要稍加注意,其实就能避免。

说到底,高铁禁烟不仅需要执法者在禁烟过程中要态度鲜明,在严厉禁烟令下,做到逐级落实,不让“令文成为一纸空文”;更重要的是禁烟要做到人人有责,为了其他旅客的健康和顺利出行,烟瘾过大的旅客一定要保持克制的心理,请不要在高铁列车内吸烟。做到文明乘车,让恪守文明习惯成为一种行为自觉。(温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