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名铁路职工欲无票搭乘高铁一等座而引发一场打人事件。随后,惠及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200多万人的“内部票”福利曝光在公众面前。有些人认为这种“内部票”占用了社会资源,对旅客来说很不公平,当然也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在这里,笔者想问一句:大家真的明白究竟何谓铁路“内部票”么?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内部票”。所谓的“内部票”就是铁路职工持有的铁路乘车证和公免票。铁路乘车证的区间范围有着严格的规定,并非像非铁路人士所理解的“拿着乘车证想去哪就去哪”。例如一个铁路职工家在大同,工作地点在包头,那他办理的通勤票区间就仅限于包头到大同,如果他的乘车路线超出这个区间范围,也同其他旅客一样需要买票。持有乘车证的铁路职工原则上要到特定窗口签票后才能乘车,但由于铁路各单位职工太多,签票过于浪费时间,所以职工拿着工作证和乘车证也能坐车,但上车后乘务员会检验乘车区间是否符合规定。

铁路职工为什么要办理通勤票?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很多职工工作地点离家较远,有些人甚至在偏远的山区工作,他们经常需要往返于单位与家庭之间;还有很多铁路行业工作特点是点多线长、流动分散,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他们需要在各地奔波,进行设备的检查与维修。试想如果线路出现故障,列车中途停止运行,工作人员是应该第一时间乘车前去抢修,还是去车站排队买票,让旅客停下来等待呢?

对于通勤票占用社会资源的说法,笔者并不赞同。记得笔者有一次乘坐动车时,旁边一个铁路职工说,自己是刚下夜班坐车回家,每次上夜班都要熬一整夜,下班后坐车也不一定有空座,在座满的情况下就只能站着回家。对于那些叫嚣着铁路通勤票不合理的人们,笔者想问一句:如果您的亲人在铁路工作,刚上完夜班,早晨下班后乘车还要一路站着回家时,您还会觉得他们拿着“内部票”占用社会资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