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从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始终秉持环保先行理念。建立33个野生动物专用通道,建成首个人造湿地,实现污物零排放,打造绿色长廊,沿线呈现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天路”,使其成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9月15日人民网)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祖国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天路》表达了藏族群众对青藏铁路开通后的激动心情。至今运行状况稳定可靠的青藏铁路已经历九个年头。作为连接青海与西藏的大动脉,青藏铁路全长接近两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这条铁路的建成通车,不仅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集中体现了铁路建设注重“环保”的理念。众所周知,该条铁路沿途地质条件变化多样,分布着全球四种荒漠化类型,同时包含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藏羚羊等多种珍稀动物。因此,在青藏铁路设计施工之初,铁路部门即把环境保护列为重中之重,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国内首次建野生动物保护通道,逐年提高通道的使用率;开创人造湿地的先河,做好沿线绿化造林工程,打造“绿色天路”工程。

正是由于铁路部门先进的环保理念和广大铁路职工的辛勤付出,今天人们看到的是青藏铁路沿线美丽如画的风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铁路如在画中行。可以说,这条天路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大成。

由此可见,不止是“天路”,还有更多的铁路建设,确实应该打好这张“环保牌”。我们说,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自然铁路部门不能置身度外。从铁路自身来讲,乘客选择铁路出行看重的是安全方便快捷,也看重旅途环境的优美,沿途风光如画,自然增添了乘客的兴致,增加了线路的客流量。同时,沿线环境保护得好对于铁路运行安全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说,重视环保于铁路部门而言是一种双赢。如果只顾盲目地设计施工建设,而把周围的环境抛之脑后,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最终戕害的不仅是周围的环境,也会殃及铁路自身。

我们相信,人们喜欢“绿色天路”,正是因为它实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之美,而这样的需要无疑也是对那些尚在筹建中、正在建设中的铁路项目所提出的。这就要求铁路建设者们要站在环境保护的高度,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科学测评,真正建成环保高效的铁路项目,打出响当当的“环保牌”。(张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