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网易新闻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必须扮演好先行官》为题对京津冀未来交通发展,特别是铁路轨道交通建设前景和作用发挥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围绕着三地一体化的各项政策不断出台,展望今后,随着京津冀经济体的不断扩大,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强化交通网络配置,提供有力的“铁路支撑”,已经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前,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结构单一,各城市间的客、货交流压力主要集中在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上,导致高速公路交通量逐年上升,超载超限屡禁不止,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拥堵严重,同时车辆的增加对域内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噪声、粉尘、废气排放等,影响了京津冀域内城市乡村的健康发展。
但是,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2008年开通的京津城际铁路,拉近了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时空距离,放大了各种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对两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现实意义。京津城际铁路“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加速了两地人员流动,扩大了京津两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范围,优化了两地的资源配置,改变了两地人的生活观念和习惯,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的“同城化”。
面对当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优质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建设更便捷、更高效的交通,更是成为了一道历史命题。可喜的是,国家和相关地区都给予京津冀地区轨道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从政策到资金都有着强有力的支持。京津二期铁路建设业已付诸实施,不需要多久时间,京津冀地区间将建立起以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地铁这四层轨道交通为主的大轨道交通网,将会快速的连接起150公里及以上的区域,并且连通京津冀主要城市群,服务三地经济建设,商贸往来和人员出行,特别是旅游等相关产业,更会得到较强的刺激提升。作为一个百年工程,一旦建成,将在就业、产业带动、城镇化等方面,极大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全国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成功示范。
看好现在,展望未来,京津冀轨道交通网建设发展还有更为巨大的空间,铁路建设部门和相关地区还要谋划好远期,在连接各个主要城市(包括河北省的地级市)的基础上,还应该连接京津冀所属的各个县城,让京津冀地区的“铁支撑”更加强大有力,为全国“县—市—省会—北京”轨道交通网建设提供示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