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北开往南京南的G1322次高铁上,5名自称铁路工作人员的男子欲无票搭乘高铁一等座,在被乘务员检查工作证并要求补票时,出手殴打乘务员以及上前说理的乘客。(8月6日 人民网)
铁路“内部票”属于铁路运输企业对其内部员工的福利,就这一点在外界看来也是羡慕不已。但是个别铁路员工似乎并不满足,想要越席乘坐“一等座”,还要动手打人。这种“傻大黑粗”的行为方式不仅给铁总脸上“抹黑”,也严重侵占了高价客座资源。那么一张小小的“内部票”折射出哪些问题呢?
首先,暴露了一个长期以来在许多垄断性公共服务行业如电力、电信等,普遍存在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部门福利问题。当然,应当承认,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铁路部门一线底层职工的工资待遇要逊色许多。常年奔波于铁路线上的一线员工“工作非常辛苦”,如检修机车、巡道巡线。且由于铁路特殊工作的原因,因公出差学习,有的铁路职工长期在外地工作,为了工作牺牲家庭。在这种背景下,铁路职工将“公免”乘车视为一种福利待遇的补偿,并非完全不可理解。对此,也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上的“通报批评”、“专项整治”,更应当检讨反思现行铁路职工“公免”乘车制度的合理性。 比如,如何才能从制度上确保“公免”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因公而免”。
其次,部分铁路职工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公免”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福利了,但是把滥用或者做一些损人害己的事情看作理所当然就显得愚昧至极。铁路职工出门在一言一行外代表的都是铁路部门的形象,这样强占坐位动手打人的行为是自残的“刁民”。现在普通旅客都懂得要遵守铁路乘车秩序,养成文明乘车的习惯,“刁民”却是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嘴脸,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对于这种不良行为铁路部门应当好好反思了。
面对因“内部票”产生的恶性事件,提醒一下铁路部门当严格加强内部管理,其根源在于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规范“公免”的公平性。员工应主动带好头,营造一个文明乘车的秩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