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考察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说,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是“抢手货”,是一张亮丽的名片。这两年走了很多国家,谈的最多的合作项目之一就是高铁。(新华网讯)
立足于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来,“中国高铁”引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铸就制造业的“高、大、上”,实现创造史上的跨越。
首先,制造技术起点“高”。今年初,中国高铁技术的首个国家标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正式实施,继中国标准的动车组刚亮相一周,中国成功研制以马其顿国旗的红、黄色为主基调的马其顿动车组项目成为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新建的高寒高铁,全程921公里,克服运行区域全年温差80℃的困难;“京广高铁”是全程2298公里,是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兰新高铁”被誉为穿越世界高铁第一高隧道,全程1776公里,横跨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和海拔最高的祁连山,最高轨面海拔3607.4米。
其次,安全性能系数“大”。我国拥有世界上从200公里—500公里各种速度等级的先进技术动车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在安全性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智能化感知系统,提升列车自我检测,能够提示预警与前车逼近造成的危险,自动限速或停车并实时将信息传输地面预警服务点,做到车内外联防互控。铁路运输构建以铁总为全路指挥中心,以铁路局为地区调度中心,以车站为执行中心的调度系统,高峰期每天开行动车组3000列以上,实现安全有序运行。
最后,努力追求客户至“上”。新研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集绿色、人文、智能为优势特点,采用轻量化镁合金碳纤维材料,高效的牵引制动系统,整车寿命达30年。运用防火、耐寒抗风沙、减震降噪、卫生除污等成果,人性化配置无线WiFi、大件行李观测与保存设施等贴心服务,座椅间距更大、更舒适。2014年有8亿多人次选择高铁出行,一位瑞典游客在网络上“为什么高铁上竖着的硬币8分钟而不倒”的视频引起关注,视频展示了世界建设标准最高的“京沪高铁”的平稳性能。
从引进技术到领先全球,短短10年间,中国高铁动车给民众带了便捷,也赢得了世界的目光,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