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场倾盆大雨让浙江金华市区不少地方变成海,金华站南广场到北广场间的立交桥桥洞半小时内水位涨到了成人胸部。准备乘高铁回家的彭先生一家望“洋”兴叹,眼看高铁要发车了,他索性背着妻女淌水过桥洞。(7月22日 羊城晚报)

“游泳”赶高铁的标题一出来,笔者还以为是哪的能人志士的趣闻。殊不知,原来是浙江金华的彭先生背着妻女淌过浸水的桥洞赶乘高铁。然而,这人生百态的组图,并未博得了鲜花与掌声,相反网民对城建的声讨、对彭先生贸然做法的贬斥占据了评论的多数楼层。可见,对于这嘲游泳”赶高铁的新闻,社会公众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产生,又是谁的过错了?

城建设施不健全,预警机制不完善。近几年,城市内涝早已不再是新闻。特别是全国二、三线城市,由于城市建设的不够科学合理,加之历史遗漏问题影响,城区排水不畅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民众的生产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今年6月中旬,上海就曾因受持续性的大暴雨影响,部分城区发生严重内涝,民众们不得不“漂洋过海”去上班。而云集众多大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更被网友调侃成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试想,如上海这般的国内一线城市尚且如此,又何况是浙江金华。

尽管,在城建设施、灾害预警的方面,国内城市确实做得不尽如人意。而彭先生此番尴尬遭遇与城建设施、灾害预警的滞后却有着莫大关联。放眼国外,为何鲜有耳闻城建问题?客观上,由于欧美国家城市发展进程时间长,规模体系已相当成熟,反之,国内由于受限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才导致这“学只学一半,做只做皮毛”的城建软肋产生。

然而,面对这一“软肋”,彭先生并非绝无过错。其此番出行携妻儿,在有路可行的情况下,冒险抄进路,不顾妻儿安危的做法实乃莽夫之勇。况且,封闭、恶劣的桥洞环境,将极不易于自救施救,如若折返途中,稍微出现差池,定将酿成家破人亡的惨剧。所以,作为普通民众,无论遭遇有多紧要之事,都应冷静思考,理性对待处理,万万不可效仿其贪图省事,莽撞之行。

诚然,城市建设的不足绝非一两天就可以解决,但对于彭先生如此贸然的做法,笔者还是奉劝“顶梁柱”们,再遇此事切莫再程此勇,出行在外,安全第一。也呼吁城市建设管理者们,多做科学规划决断,莫让此番尴尬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