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网报道,6月18日,在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框架下,由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投标的俄罗斯首条高速铁路的规划设计合同在圣彼得堡正式签署,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的第一单,也标志着中俄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践中迈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步。

消息一出,网络上热议声一片。中国高铁历经坎坷,作为中国高科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再到技术走出国门不过十余载,跨越式的走完了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走完的发展之路,并形成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高速体系,现在走在国际市场前列在发达国家俄罗斯订单落地,中国高铁可谓是走上世界之颠,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不仅如此,更使高铁“走出去”进入新常态。

中国高铁用实力说话。俗话说“没有那个金刚钻,怎敢揽那个瓷器活”,近几十年来,中国高铁建设成就令世人瞩目,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突破11.2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6万公里,世界第一。中国高铁从设计建造到机车生产运行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在高铁管理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高寒冻土、山脉结构复杂等地区拥有宝贵的建设技术和经验,完全能够应对各种地质、气候条件的考验。俄罗斯选中中国主要看重的是中国日益成熟的高铁技术和价格优势。

中国高铁“第一单”,实现双方共赢。对中方而言,中俄高铁合作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打破了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高铁的挤兑局面,为中国高铁进一步走出国门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对提振中国高铁产业甚至民族工业士气、信心的作用不言而喻,帮助中国高铁在海外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对俄方而言,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堪称俄罗斯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不仅将创造大量工作岗位,还将推动铁路沿线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并促进相关行业如冶金、机器制造、建材等行业发展,对俄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中俄高铁推动中俄双方运输物流产业发展,带动沿途制造业、能源等多领域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中俄高铁树起中俄友谊新里程碑。无论是均为金砖国家成员、还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之间都堪称国际友好交流的典范。在世界多极化局面下,中俄之间加强各领域的合作,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中俄签署高铁合作的第一单在向世界表明,国与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走和平发展之路才是“人间正道”,才会给各自国家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高铁“走出去”,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笔者相信,不久的将来,世界的舞台上会响起一句“高铁看中国”的响亮口号,中国的高铁技术能在世界上更多的地方驰骋飞翔!

(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