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18日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签署了《高速铁路干线“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莫斯科-喀山段工程勘测、区域土地测量设计和建筑用设计文件编制的作业合同》,这次的中俄合作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高铁重要的发展机遇,意味着中国高铁真正意义上“走出去”正式拉开帷幕。

这次跨国合作的项目,中国企业将在全方位参与其中,将这段莫斯科-喀山总长约770公里的高铁线路打上中国的烙印,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铁路发展潜力。

自2008年首条高铁运营以来,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1.6万公里,在设计、建造、运营经验,包括施工、维护等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是真正意义上“中国标准、中国制造、中国装备”的整体输出。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和精湛高超的技术,让李克强总理在外交时大力“推销”中国高铁,中国铁路大批订单接踵而至,并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同,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尽管如今的高铁在“走出去”的路上是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既然存在的利好的机遇,就必然面临着挑战和竞争。中国铁路在资源、人才、标准、政治因素等等方面都会遇到阻碍和挑战,但是这些却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必须提升自身的品牌实力,增强自身影响力,才有足够的底气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高铁签下走出国门的第一单,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记住过去,展望未来,继续奋发,推动高铁技术的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高铁才能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