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旗下的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18日同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签署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勘察设计合同,这标志着中俄高铁合作项目向前迈出实质性步伐。(6月20日新闻观察)
刚一听到这则消息时,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惊呆了!而许多上了年纪的人更会不胜感慨的说:难得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因为在我们的记忆中,俄罗斯属于工业强国,他们制造的机器和德国有的一拼。结实、耐用,就像两个国家的人民血液中都有日耳曼民族的特点。在我国建国之初,为了帮助共产主义兄弟国家,前苏联就曾派过很多专家到我国的东北建设工厂、铁路,帮助我们发展经济,当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中有的就与铁路有关。当时我们是作为被帮扶的对象,在技术上受制于他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解体,中国东北口岸的开放,有许多国人在边境线上做起了边贸生意。而在那个时代,我们和俄罗斯边贸交换最多的是中国的农副产品,俄罗斯的军用望远镜和皮帽子。那时,如果谁有一台俄罗斯产的望远镜很是让人羡慕,精致的做工,高倍清晰的镜头都让人爱不释手。因此,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俄罗斯的工业技术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
而现在情况颠倒了过来了,我国的高铁以其先进的技术、优质的售后走出国门,第一次真正将中国的高铁技术带出国门,走进我们的邻邦俄罗斯,这是多么令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曾经,中国在世界的眼中就是小商品集散地和零配件制造工厂,没有自己的技术核心。虽然我们制造的不少品牌在世界上也是家喻户晓,例如我们的春兰空调、海尔电器和格力电器、中国的三一重工等一系列中国品牌都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中国高铁的崛起才真正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改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制造、加工,而是从核心技术上进行创新、改造,由过去简单的制造业成为开发、创造业。而这次中国与俄罗斯签订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勘察设计合同,就是中国技术创新输出的最好证明。中国的高铁技术对俄罗斯来说至少有三个优势。一是从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到客车制造等方面,中国可以一揽子出口,而这别的国家难以做到。二是中国高铁技术层次丰富,既可以进行250公里时速的既有线改造,也可以新建350公里时速的新线路。三是中国高铁的建造成本较低,比其他国家低20%左右。
当然,这次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实现高铁出口第一单只是中国高铁前进脚步中的一步。虽然我们针对在俄罗斯高加索地区修建高铁充满着信心,并且有哈大高铁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因为这次是我国高铁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技术输出,其重要长远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所以,我们不仅要认真研究俄罗斯地区的地形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而且要与俄罗斯当地的铁路工作者合作,才能制造出让俄罗斯及世界瞩目的高铁线路,为中国高铁更快、更好走向世界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 (闫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