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铁路“三线”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基层站段对一线职工身心健康愈发重视,为一线车间和班组配发了小药箱,配置一些诸如藿香正气水、云南白药、氟哌酸和创可贴等常见药品,为及时处理职工突发小伤病提供了保障。
然而,某些基层班组的小药箱却形同虚设,一些药品长时间“躺”在药箱里直至过期也“无人问津”,而另一些药品要不就“没想到”会用,要不就“供不应求”,经常“断药”。对于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何让小药箱真正发挥“大作用”,在笔者看来,管理者一方面在药品配备要有针对性,沿线班组应根据用药频率、季节变化和自身实际需要及时进行药品补充与更换,并对过期药品及时清理。比如春季应多配置感冒药、夏季多配置防暑降温药、秋季多配置防腹泻的药、深处边远山区的班组还需配备蛇药和杀虫剂等。
另一方面在药品管理要规范化。班组应建立小药箱管理常态化机制,实行专人、专项、定置管理,制作详实的药品清单,定期检查并注明用药情况。此外,还应定期组织班组职工进行防暑防冻、防蛇虫叮咬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培训演练,切实提升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药箱虽小,关爱却大。只有让班组小药箱充分发挥实效,才能积极营造出“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良好铁路企业文化氛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