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铁道网》5月8日转载《新华网》消息,为精简项目审批程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调整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通知》。今后,对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务院批准的区域、专项规划明确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进一步精简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无疑会大幅减少项目审批多余或冗余的审批环节,进而极大缩短项目审批时间,这一举措也必然会为铁路项目的尽快获批争取宝贵时间,促进铁路项目建设早日落地实施。可以看出,这是国家发改委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以发展为要的积极姿态。

一般而言,一个项目从报批到审核直到最终获批落地,期间需要许多复杂繁琐的手续,经历众多环节,往往要走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这主要是基于有些项目需要严审严查,防止出现乱建设、不合规建设等不良现象,同时也是基于“惯例”或“法律”所规定的所谓的必走的程序,这便使一些项目迟迟不能上马,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和阻碍。对此,国家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工作效率问题,并先后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权限,其目的就是为了下放权力,破除层层阻碍,打通“绿色通道”,进而提升工作效能,确保项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批,工作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助力。

近年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尤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地也在为打造交通优势展开了激烈竞争,一大批铁路建设项目持续上马立项,但在项目的审批上,由于环节众多、时间过长,某种程度上迟滞了项目早日建成运营,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进程。此次国家发改委精简了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可谓是应时之举、应势之急,其所带来的将是铁路项目的快审批、快建设、快运营,对地方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

但是,精简审批程序并不代表着从此将把关不严、审批不严,各地在报审铁路建设项目时,还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发展出发、从科学实际出发,真正把握好方向、掌握好标准,如此才能使这一利好政策真正成为惠地方发展之“助力器”。

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精简后,已经获批的项目要“快马加鞭”,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尽快抓紧启动项目建设,如此才会同国家政策真正“合上拍”、“同好步”,进而体现这一政策的巨大效应。(吕德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