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列由重庆开往福州的火车上,一小伙因不满车长将其床位换给一名孕妇,与孕妇发生冲突,最终受到铁路公安部门的拘留处罚。目前该小伙正在羁押中,但其表示对处罚不服,将申请复议。(光明网)
因不满列车长把自己的铺位换给孕妇,小伙竟欲与孕妇动粗,最后被关进了拘留所,这样的新闻让笔者不仅愕然,换铺是美德,不换是权利,但是为何要向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动粗?别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难道就要用暴力还回去?以暴制暴如果得到认同,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是不是就真的沦丧了?其实在笔者看来,列车长的做法没有错,照顾弱势群体应当是文明社会的主流声音;小伙子想维护自己的权利也无错,但所用的方法却是值得商榷;这对夫妇有没有错?如果是在诚恳沟通,请求谅解后提出换铺位的请求,我想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由此可见,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才是酿成这一结果的最大障碍。
其实无论是当前社会上热议的“让座事件”,还是新闻中所报道的“换铺”事件,争论的本身不在于行为如何,而在于陌生人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新闻中的小伙在坚持自己的权利时,没有看到孕妇的难处,孕妇的丈夫只想着让别人换铺,想着照顾妻子,却忘了别人的权利需要尊重,思维的差异是问题的源头,宽容的心态和尊重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谓沟通,不是以德压人,以权制人,而是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在新闻中的“换铺”双方,一方手持“权利”武器,一方挥舞“道德”大棒,这样的沟通在开始就充满了弄弄的火药味,导致冲突的发生也就不稀奇了。然而无论是“权利”也好,“道德”也罢,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制度”或“规范”,其根本目的却是让社会更加和谐,沟通就是中和两种物质的最好“润滑剂”。
有沟通,才有理解,大家各让一步,小伙子同意与孕妇换铺位,孕妇夫妇对小伙子说声谢谢,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没有那么难。其实不仅是在“换铺”、“让座”等事上,在生活中所遇其他事,我们都应该多沟通,把误会消除,那么诸如“为了一个铺位大打出手”的事情,便也不会再发生。(文/蔡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