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4月11日,部分地区铁路建设工作会议在重庆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关键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自从李克强总理执政以来,他就被冠以“最佳高铁推销员”的荣誉称号。中国是泱泱人口大国,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制约发展的难题、瓶颈。面对着国内人均铁路里程只有一根香烟长度的现状以及在春运、暑运、节假日运输等特殊时段,铁路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的情况,而解决目前局面唯一途径就是全面加快推进铁路建设。铁路因其牵引力大、运输能力强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在世界各国基础设施当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美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及西欧发达国家都离不开本国繁忙铁路干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支撑。中国也不例外,要想社会经济继续稳健增长,扩大内需的同时,着重点还是在于本国基础设施有效改善,而铁路建设就是国民经济宏伟蓝图规划当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偏远贫穷、地广人稀、交通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沿海一带基础设施起步早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带来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而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只能望其项背。幸好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贫开发战略政策的支持下,中西部地区基础交通设施有了很大改观,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铁路还是处于欠缺状态当中。追根溯源,中西部地区多山脉,人口分布零散,且铁路总公司负债累累、中央地方财政压力极大的前提条件下,花巨资修铁路实属不易,但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西部地区基础交通设施必须“更上一层楼”,铁路的加快建设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从4月11日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当中,无疑是给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扎实推进的“定心丸”。总理的批示对当前铁路建设形势和开展,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马凯副总理重要讲话也对铁路建设工作理清了方向和思路。铁路建设本就是对多部门、多方位、多资源的整体要求,钱似乎又是解决问题首要条件,而如今深化铁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铁路建设新方向、动态,只有改革才能摆脱铁路总公司债台高筑的尴尬地位以及减轻中央和地方财政压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建设是新时代的创举,能否有乐观市场和前景,不仅取决于社会资本家和大众舆论对铁路的怀抱感情,更关键在于铁路和政府部门放低身段良好的表现和精诚合作满满的诚意!
铁路建设和发展本就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丰功伟绩之举,尤其目前世界经济整体下滑、不景气之际,GDP的增长还是有赖于国内大兴土木、大搞工程,这也是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着重要意义。既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强烈表态,那么铁路总公司就应该有所作为,千万不要让2015年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的目标任务成为镜花水月。前进的道路总是挫折与困难伴随,然而只要顶着压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还世界一个奇迹。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