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火车早已成为大家远行首选的交通工具,临近节假日,各个火车站便人满为患,火车车厢内旅客也是摩肩接踵,尤其是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开往相对落后地区的列车,情况更甚。但是,节假日过后,情况却截然相反,从全国各地前往大城市的列车座无虚席,而反方向行驶的列车承载的旅客却寥寥无几,显得冷冷清清,类似的情况,普铁要比高铁更为突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状况发展不均衡,造成东部沿海地区和各个省会城市圈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和小城市相对落后。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除了留守老人和儿童,绝大多数青年人都会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我国铁路列车开行以运行图为准,多为两地对开,除少数列车是由大城市开往大城市,绝大多数都是由大城市开往其他地区,这就形成了上述运输不均的情况。日趋完善的高铁线路网为普速线路缓解了不少的客流压力,但同时也让地区客流差异与普速列车开行的矛盾更加突出。

开行一趟列车,需要铁路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还需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与客流量紧密相关的是开行线路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若是仅依靠运行图来盲目的对开列车,会加大列车空跑的概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力资源的浪费,更加剧了节假日购票难的问题。若是铁路能打破仅依照运行图开行列车的传统,通过对线路沿途的经济人口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时间为节点,适当将一些对开列车调整为单开列车,或者增加列车开行间的间隔,如将每日开行但反向行驶时客流量少的列车调整为隔日开行,或许能减少运力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当然,也可以依照环线公交的开行经验,适当开行一些环线普速列车,终点即是起点,最大限度的依靠沿途区域变化来提高上座率,说不定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国铁路正处在改革的高峰阶段,难免有一些不完善制度和规定,这些都是事物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只要敢于聆听社会声音,正视问题、转变思路,总有一天这些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相信也会获得大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