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巴山人的命根子,得24小时100%确保线路设备安全优质。这就是我心里的那个标准。”每一次去现场,王庭虎都会随身带着笔记本,里面记着很多数字。每个月有5天时间,他拿着轨距尺,每隔4根枕木,弯腰测量一次轨距和水平,测完上下行线路得弯腰1.1万次,记录1.1万个数据。1988年以来,他行走的线路累计超过12万公里。而今,在全路动态综合检查中,全长10658米的新大巴山隧道实现了扣件无松动、轨距无出分、曲线无超限,7项指标连续为零误差的目标。像道钉一样,在没有终点的安全征途上,王庭虎不松一分、不挪一寸,履行着一名普通铁路职工的神圣职责。
在远离了硝烟和战火的和平年代,我们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很平凡的,不再有“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丽,更多的是需要一份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不断重复仍然不改初衷的责任心,报道中所提到的几个数字也许很简单,却生动的勾勒出王庭虎爱岗敬业的形象,准确诠释了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是如何在27年的重复中将肩头所担负的保障铁路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在手头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的。在心底克服审美疲劳,在27年的重复中始终秉承安全理念,严格恪守标准化作业,不惧劳苦,努力奋战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用一次次弯腰测轨距时所流下的汗水书写着对工作的热爱,用检查线路所行走的每一步去丈量着对事业的忠诚,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坚守,也充分体现了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敬畏和热爱。一位从业者所担负的责任有多重,该付出的努力有多少,一个工作岗位是否平凡得让人难以有所作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于这份工作本身,而在于这个从业者内心的评判标准是怎样的,“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在一位象王庭虎一样爱岗敬业的工作者的眼中,任何平凡的工作岗位都可以成为他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都值得他为之努力奋斗,每一次很平凡的重复都凝聚着他对这份工作的敬畏珍惜和爱护。
铁路是个多机联动的部门,各部门的紧密联系有机合作才能够确保整体的有效运作,每个工作岗位也许会很平凡,但却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内心真正重视这份工作,才能真正投入精力去实现自身的梦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