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春运热点一个接一个,看客们指点春运,激扬文字,那个气势恍若一场全民舌战。拖包带孩好像超生游击队的拥挤客流,那个场面就像是静音的古战场。今年,春运常态化已成必然趋势,
临客,特别是高铁动车的大量增开让春运车厢难见往日的人潮汹涌,网络购票的普及让售票窗口前也难见排长龙的现象。今年春运的种种新现象忽然让人感到中国铁路的服务已今非昔比,深入人心。
今非昔比的铁路春运首推高铁。高铁加盟春运,从根本上改变了春运运力格局。接近半数的铁路客流选择一万六千公里的高铁出行,让回家的路更短、时间更快,春运旅途的焦躁化为乌有。
今非昔比的铁路春运再推超长火车票预售期。60天预售期完全覆盖40天春运。打算回家的人可以拥有更充裕的时间在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前完成春运期间的往返车票购买。尽管春运铁路运力有限,但时间上的宽裕,给了人们出行的富余选择。
今非昔比的铁路春运三推多样化服务。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在传统舆论场和新媒体舆论场开足马力主动晒铁路服务产品,推出的微博微信服务铺天盖地,春运信息闭塞的传统梗塞一扫而空,一个开放开明开门的铁路春运让人们看见铁路服务开始真正接了地气。
今非昔比的铁路春运究其改变的根源正是铁路以计划经济模式下养就的铁老大形象实现了便民利民的市场化服务转身。从铁总微博微信推出的系列春运服务,到下属十八大铁路局各有侧重的新媒体奉献,再到数千个站车直接面对旅客的零距离服务品牌,都让选择铁路春运出行的人们如沐春风。比如各大媒体报道的广铁集团长沙站的爱心扣服务,事虽小,却温暖了旅客的心。再比如湖南都市频道播出的2月26日该集团张家界站对突发疾病旅客的及时推轮椅救助,都让旅客感受到了亲人般服务。电视及网络报道的跟进,让这种服务的渗透力更加强大,直逼千家万户的心灵。
逐渐深化的铁路改革也逐渐改变了中国春运的面貌,常态化服务锁定在优质的界面,让我们点赞后期待更好。
作者:程永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