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9日(正月十九),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10万人次,预计加开旅客列车676列,其中跨铁路局中长途旅客列车460列,铁路局管内旅客列车216列。8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908.2万人次,同比增加157.7万人次,增长21%,运输安全平稳有序。全国铁路发售车票683.1万张,其中互联网发售288.3万张(含手机售票94万张),占发售量的42.2%。(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创新高,不仅仅是对今年的春运而言,还是历史春运。这些数据对于铁路而言是证明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运输压力进一步缓解的有力“证据”;对于出行的旅客来说是能够说走就走,不被铁路限制出行的最大福利。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铁路的身份转型到运输新品推出,从惠民举措到服务品质提升,铁路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惊喜。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化,铁路改革的这盘小棋每落一步子,就牵动着人们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大局的变化。中国高铁更被寄予厚望,成为总理外交的“名片”和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先锋”。从“铁老大”到“店小二”的变身,铁路在华丽转身的过程中,正剥落着以往种种体制弊病与管理疾症。比起那些不得不说的问题,铁路今年的成绩有目共睹。 跳出数据报表,依托越来越密集的铁路网络,朝发夕至的普通列车和N小时高铁让中国的距离坐标在缩小,人们出行更方便,城镇经济发展更活跃,区域经济更繁荣。而铁路建设更可以消耗钢铁等常能过剩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多个行业的发展。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国际铁路大通道提升了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春运期间创造的旅客运输新高,不是冰山一角,而是对中国铁路发展成果的肯定。这也在昭示人们:凭借世界独一无二的庞大市场,充分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技术资源,坚定不移的发展铁路,增强我国的国民经济实力,成为世界上的真正的铁路强国、铁路大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