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波春运返程高峰的结束,本周开始,广铁集团客流高峰将出现回落,各车站开始逐步进入平时状态,本周日2015年春运也将正式结束。(3月10 日《广州日报》)
37亿人次,是2015年春运40天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的预估数字,这相当于把地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搬一次家。而即便除开公共电汽车和出租车,全国旅客发送量也将达到28.07亿人次,这其中铁路发送量约3亿人次。
从总量来看,铁路并不占“大头”,但为何每年春运民众都感觉到是铁路在唱“主角”呢?一方面,是铁路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历来是旅客出行的第一选择;另一方面,近年来方兴未艾的“高铁热”不仅吸引眼球,更实实在在地惠及大众,让千千万万的旅客出行更加安全、方便、温馨。
我们知道,这么多年来农民工都占大约春运总客流的70%。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15年春运期间,在2.6亿农民工中,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将达到1.6亿人,相当大程度上“春运”就是“民工流”的替代词。而且,春运火车站的始发站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广东作为全国主要劳动力输入大区,春运火车票最为紧张,
在2015年春运中,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内(广东、湖南、海南三省)高铁客流占总客流的6成以上,高铁运输人数首次超越普铁,高铁在此次春运中大唱主角。网络上曾有这么一句话形容京广高铁:“朝饮珠江水,午食武昌鱼,晚品郑州烩面,清晨北京看升旗”。简单的话语,道出的是深层次的涵义,是高铁促进了不同区域的人文交流,是高铁便捷了我们的生活。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随着2014年底贵广、南广和兰新高铁、2015年初渝京高铁的开通,我国离“四纵四横”、“全覆盖”的目标更近了一步。铁路运输效率与运输能力大大提高。当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以“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以及“时行千里”的速度正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着高铁带来的舒适快捷。随着高铁时代已经到来,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组合方式,为大众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高铁的到来,也让火车出行不再是“慢”的代名词,人们可以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看窗外景色飞驰而过,也许仅过了一部电影的时间便已抵达“千里之外”,这大大的提高了出行的性价比。而且,高铁开行车次相对密集,可以随到随买票随走,这正满足了当下人们休闲生活的新诉求。
高铁的到来,拉近了城市距离,春运期间,乘坐高铁出行归家,让你的乡愁得以压缩,让你的出行更加淡定从容。期待着明年春运,我们能够更加从容淡定,能够“潇洒走一回”!(温春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