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享有“新鲜的花朵”美誉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成千上万市民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该国第一条城市轻轨沿线,站在油漆一新的铁栏杆外,翘首期盼第一辆试运行列车的到来。上午10时许,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为首列轻轨列车剪彩。(2月2日《人民日报》)

看到中国援建的又一条非洲铁路成功运营,造福非洲人民,让我想起中非铁路的友谊之路、幸福之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皮里姆波希,是一条贯穿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想当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积极支持非洲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那时候,我国克服诸多困难,派遣约5万人次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近10亿元人民币的无息贷款和近100万吨的设备材料,在非洲大陆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经过岁月的洗礼,坦赞铁路有利推动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经济发展。

2014年5月,为援建非洲铁路,我国签署了蒙内铁路相关合作协议。作为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蒙内铁路全长480公里,设计运力2500万吨,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根据远期规划,该铁路将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

2014年8月13日,全长1344公里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通车运营。西起大西洋港口城市洛比托,东至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的边境城市卢奥,途经本格拉、万博、奎托、卢埃纳等重要城市,是安哥拉洛比托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这是中国铁建海外最长铁路竣工,打造了安哥拉第一速度。

埃塞俄比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亚的斯亚贝巴坐落在中部高原的山谷中,北依恩陀陀山,海拔2400米,是非洲最高的城市。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亚的斯亚贝巴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成了制约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过去,亚的斯亚贝巴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巴士,以及当地人称为“蓝驴”的蓝色、白色相间的出租车(小型巴士)。每天高峰时段,公交站人流如潮,等待坐车的人们排成长龙。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的开通,不仅将改变市民的出行方式,也将大大缓解公共交通压力。亚的斯亚贝巴第一条城市轻轨试运行,使中国造列车驶上了“非洲屋脊”。 这对于埃塞俄比亚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刻,标志着进埃塞俄比亚入“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新时代,书写了东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篇章。轻轨作为继非洲联盟总部之后亚的斯亚贝巴的又一标志性工程。这条现代化轻轨是中埃友谊的又一座丰碑。

轻轨项目是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的典型项目,展示了中国铁路建设的雄厚实力。在修建亚的斯亚贝巴轻轨期间,20多个非洲国家的政府代表参观了轻轨项目,给其他非洲国家兄弟留下美好印象,并表达了修建本国轻轨的意愿。

高铁是中国的一个外交名片,中国高铁驶出国门走向全球。2014年李克强总理已向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表达了合作建设高铁的意愿。不久的将来,中国高铁将飞驰在非洲大陆,造福更多的非洲国家,让非洲国家的人民出行更快速、便捷、舒适,促进非洲经济的繁荣发展。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在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持续不断支持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铁路不断架起与非洲各国沟通友谊的桥梁,有力地推动了非洲大陆铁路网的构建和完善。这些铁路牢固地镶嵌在非洲大地上,极大地促进非洲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非洲地区一体化形成和发展。

非洲人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非铁路是中非之间的深厚友谊的桥梁,愿中非友谊常青,永保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