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铁路局日均退票18万张左右,较去年日均增加6万余张。(1月21日《 浙江在线》)
近日,火车票“退票的人超过买票的人”的现象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售票大厅里一边是“愁票族”望眼欲穿的等待回家眼神,一边是“甩票族”急于事功的退票表情,这样一个场景,笔者也是醉了。
这无疑又是一起让些许人欲哭无泪、手足无措的“春怨”现象,而其中尤其让人悲愤之处还在于,在浩浩荡荡的退票大军中,不乏退票者持有好几张车票,这让还没买到票的人情何以堪。
本来火车票就比较紧张,如此大的退票,不仅意味着“有部分人买到票的难度变大了”,而且意味着这部分火车票的流动性也变得更差了,对本不宽裕的火车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拿什么消弭这种几乎疯狂“退票”的春运现实呢?首要的当务之急,无疑要加强“囤票”行为、“黄牛”及“网络黄牛”的打击力度及惩治力度,不仅只在“道德”上去谴责这种行为,还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去遏制,甚至杜绝这样的行为;其次,就是持续优化和完善购票方式,比如团体票的推广;发扬更多的特殊群体的售票,比如“学生票”等;然后,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技术方面取长补短、弥补不足,优化12306购票网站,加强网络安全,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扰乱购票环境。同时,部分民众也应该更合理的选择出行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留更多的方便给予他人。
当然,也要看到,疯狂退票这种 “中国特色春运行为”之所以会发生,除了一些怕买不到票回家,而未雨绸缪“囤票”的行为,还有许多更深层次的社会成因和背景。比如,从“国家”层面看,人口的分布不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投入的交通建设也就有差别,在春运人流倍增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交通资源也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从“铁路”层面看,全国均在新建铁路线路,且为了更多的人可以回家,大力加开临客、高铁等,大家回家的选择更多了,在拿到回家的“最优解”之后,退票在所难免;从“民众”层面看,还有人并未完全理解和运用铁路售票和退票政策,也是导致大量退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观之,“疯狂的退票”也全非坏事,其从侧面反映了民众在选择回家的方式更丰富了,“买票难、回家难”的问题正在逐步被解决。而针对当前“疯狂的退票”,目前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让退回的车票尽快回归“票池”之中,及时发布相关售票信息,尽快将退票“消化”,防止出现,票卖不出去,人坐不上车的遗憾。(文/马粤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