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很快的速度。”正在中国访问的泰国总理巴育23日上午参观了全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并体验了京津城际列车,再次掀起一股中泰“铁路热”。(1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
随着近年来,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世界瞩目,在中美两国的实质性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又因中国铁路技术有着许多优势之故,让中国铁路已“出口”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此次泰国总理巴育在访华过程中用三分之一时间进一步了解中国铁路,足以证明了他作为泰国领导层对中国铁路技术,且尤其是在寻求两国铁路建设合作方面兴趣浓厚。
然而,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普速时代到高铁时代的转变,虽其中历经了快20年,但却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中国铁路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得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构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体系,亦然,搭建了世界最先进的高速铁路动车组技术平台。
如今,我国铁路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索前进,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了长距离和大网络建设运营的经验,桥梁架设、隧道技术、轨道铺设等全球领先的技术,这些为中国铁路走向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王婆卖瓜”的自卖自夸最多只能引来围观,要在世界铁路行业打响品牌,中国铁路还要善于借助外力,强化营销推广。
“走出去”仅靠口号并非权宜之计,要让合作方看到中国铁路应对不同环境下铁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必须要结合各国国情进行技术改良,在做好自主品牌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要让他们在与中国铁路合作中尝到甜头。“口碑”是靠口口相传,当他们为中国铁路技术唱赞歌时,自然而然就为中国铁路做了“广告”,如此,便会事半功倍,能够顺理成章地让中国铁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 马清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