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6点41分,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的最后一刻,市民王先生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最后一个蹦上了燕郊站的D9022次列车。6点46分,标志着开启京燕两地动车新生活的首趟“京燕通勤动车”出发,开往北京站。据了解,首趟通勤动车定员586人,实际售出车票706张,售票数已超员。日均客流300人的燕郊小站也因此首次迎来了翻倍的客流量。(北京青年报)

  北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特大型城市,无数的青年才俊聚集于此拼搏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同时他们还有一个特色的称呼——“北漂”。“北漂一族”在感叹北京大城市带来的良好工作机遇和社会环境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高房价”这一大多数人无法承受的“惨痛”现实,所以,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不得不选择住在燕郊,工作在北京,每天跨省上班。而跨省上班的时间“代价”不可谓不大,大多数人往往都要起早贪黑的挤公交、转地铁,单程花上2-3小时,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是从1月12日起,这种昂贵的时间成本,就可以节省下来了,因为“京燕”两地通勤动车正式开行,上下班进入快速便捷新通道。

  据了解,通勤动车的开行,让很多平时最后一个到达公司的人,变成了第一个到达公司的人,上下班途中花费的时间减少一半以后,而且上下班交通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广大通勤旅客纷纷点赞。确实,通勤动车的优势是很明显的,首先就是速度快,不堵车,时间不会像公交一样,白白浪费在堵车上;其次,它是限员运行的,只允许超载20%,这就保证了旅客的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不会像公交一样,一定要到无“立锥之地”之后,才不会有人上车;再次,它是定点运行,旅客只需按照规定时刻坐车,而无需担心车走了,或者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北京站。

  这些明显的优势让通勤动车点赞率到达了90%左右,但是旅客的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建议:例如,第一是早班车的发车时间能不能晚一点,第二晚班车的发车时间能不能更晚一点。结合北京工作的实际情况,在笔者看来,这两点建议都是很客观很好的。根据市场反应,早班车的问题都还不是很大,而晚班车因发车时间较早,导致运能浪费较大,乘坐的人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无用功。这点应该要引起铁路部门的思考,要加强运输组织的调度协调,既然是为旅客提供便利,就应该充分尊重市场的反应和规律,想办法调整,顺应民意,“好心”不能浪费,既然做了就应该做到更好,让“北漂一族”感受到铁路部门更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