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行程冲突”车票为春运“添堵”
为了能买到合适的席别,张先生将一段行程分拆成前后相接的两段,分别购票。但在提交订单时,系统显示“行程冲突”,无法购票。(北京青年报1月12日)
这位张先生处于日常客流量较小的大虎山火车站,往北京预留的票数很少,春运购票紧张,也没能抢到满意的车票。按照往年的购票方式,张先生准备分别购买2590次列车从大虎山到锦州、锦州到北京共计两张车票,这样的“接力战术”屡屡成功曾经让张先生很方便也很自得。但这次在张先生成功购买了锦州到北京的车票后,准备继续购买大虎山到锦州的车票,网站系统上却显示“行程冲突”,无法购买。这本是铁路部门在春运时期为了打击囤票倒票现象而制定的不发售“行程冲突”车票的新规定,然而却让这位准备接力买火车票遇阻的乘客无意中“很受伤”。
众所周知,越是到每年的客运高峰期,那些以囤票倒票牟取不正当利益的“黄牛党”越猖獗,“春运”俨然成为“黄牛”们获取暴利的“黄金期”。特别是改制后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相继推出“延长火车票预售期至60天”、“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等等便民新规后,在为旅客提供更多机会、公共资源更好利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囤票等问题,仍有很多人无法顺利买到车票,这让车票“黄牛”们的生意旺季提前到来。
为打击黄牛而推出“行程冲突”的举措,铁路不可谓不用心,但笔者觉得,是否还可更用心呢?
比如,从技术上能否让“行程冲突”更精确界定。从铁路售票系统的技术层面而言,所谓的行程冲突,主要涉及到时间、车次、身份信息3个要素,同一时间段、同一身份信息不能同时购买两张车票,也就是在已购票的乘车时间内,不能再购买其他车票;同时,同一天、同一车次、同一身份信息也不可以购买两张车票。然而,根据设置的筛选条件,售票系统对这种“接力购票”是否属于“行程冲突”尚不能进行准确判断,无疑也是让旅客“很受伤”,从而对铁路服务“吐槽”的主要原因,也督促着铁路部门在技术创新、管理应用上再下功夫,用心用力让老百姓满意。
又如,从宣传上能否让“行程冲突”更广为人知。中国铁路总公司自2014年12月26日发布新规后,在宣传上显得很低调,在12306官方网站与手机客户端都没有明显的提示与提醒,让不太留意铁路信息的旅客在感觉“很不透明”的同时也很诧异,进而出现“铁路政策经常变”等毫不留情“吐槽”,让本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好事反而变成攻击自己的“漏洞”,既挫伤积极性又影响心情,显得过于得不偿失。建议铁路部门还是要在扩大宣传上下功夫,让每一项惠民利民便民政策家喻户晓,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点子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取信于民。
其实,相对一个公共服务行业的来说,老百姓最想获知的就是“知情权”,信息的公开透明可以省去诸多的解释和质疑。在这一事件中,“行程冲突”车票只是一个导火索,老百姓想得到有关春运车票的更多信息才是最终落脚点。建议铁路部门可以在做好旅客服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服务举措,公开每个站点预留的票额,方便乘客早做打算,畅通春运信息通道,共同营造良好的春运社会舆论环境。(文/赵副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