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运是人类大迁徙,对运输的需求太高。铁路作为最为经济、安全、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在长途运输中一直受大家的青睐,虽然受欢迎可喜,但需求与运能的矛盾也客观存在,所以“抢票难,难于上青天”、“为了工作回家两不误,技术抢票、囤票”现象时有发生。今年春运开始前,铁路部门实行了将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的做法,目的是满足群众对铁路工作的新期待、新需求,为广大旅客购票出行提供更多的选择,方便旅客出行。同时,为了充分利用铁路运力资源,进一步改善旅客购票乘车体验,推出列车开行前15日退票可免收退票费用的新政策。一系列新举措的出台,可以说,铁路部门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通过旅客和铁路的隔空互动能够更加和谐,但是,任何新规定的施行,都会面对各种新的问题。比如,网上一则“一对夫妻为回家囤票21张”的新闻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给予新政实施带来了阻碍。这样的娱乐心态,以“我有时间、资本任性”的方式来应对买票,即使身在外地期盼团聚的心情大家能理解,但为了自身问题去无限制的占用公共资源,不管有任何理由也不能原谅。为防止不法人员利用网络囤积春运紧俏车票并伺机加价倒卖,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在打击倒票 “猎鹰—2015”战役第二阶段,重点开展“严打网络囤票”专项打击行动,在立足辖区阵地控制的同时,通过加大网上巡查力度、强化数据分析,实现精确打击,维护广大旅客权益,维持铁路运输秩序。笔者认为,仅凭“猎鹰—2015”行动来打击“网络囤票”行为是往往不够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广大旅客朋友需坚决抵制倒票行为,使投机者的空间越来越小,才能真正起到遏制作用,才能更有效地维护铁路部门和旅客的共同利益。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