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从铁路公安局获悉,在从2014年12月7日开始的全国铁路公安机关打击倒票“猎鹰-2015”战役中,各级铁路公安机关共破获倒票案件410起,抓获倒票人员523人,收缴车票和订票凭证12万余张、假票成品及半成品12.3万张,取得初步成效。(1月4日 新华网)
一年一度的春运舞台,上演的不仅是中国交通运输与老百姓“亲密戏”更是铁路与黄牛间的“角斗场”。这是一场道德与法的较量,在“法”上,铁路随出雷霆手段打击取得初步成效。只是可惜,在道德上却是“道高一直,魔却高一丈”。今日的初见成效,对于拥有 “七十二变”的黄牛来说,又岂是铁路一家之事了。
从“法”的层面来说,打击黄牛力度虽大但惩罚力度不足。根据刑法规定“倒卖车票、船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者尚处三年以下徒刑,情节稍轻者岂不是来得及赶上一年一度的春运?这就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尴尬了。虽说黄牛的倒票行为并未直接伤害到消费者,但其恶意囤票、售票以谋取暴利的做法污染了购票环境、侵害了他人购票的权利,给车票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实在不是可以轻易原谅的行为。笔者认为,在进一步加大对黄牛的打击力度的同时,政府法制部门也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用“法与制度”的威严镇住黄牛的“私欲”。
在这个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环境的好与坏往往影响着民众生活,就如当下的各种不良网络购票方式给了黄牛破环民众和谐购票的“武器”。 2014年底有新闻调查指出,黄牛利用刷票软件几分钟可以刷下上千张票。笔者很愿意相信,此类刷票软件的研发者和运行企业的初衷是以“方便”为本意,但这样的“方便”本意却被黄牛加以利用,破环购票环境的安定和谐,作为刷票软件的出现的始作俑者,是不是该比铁路12306有更多的反思?如果说,抓住使用刷票软件的黄牛只是“治标”,那么优化网络购票环境才是“治本”。
再者,从黄牛处购买车票的乘客也有为虎作伥之嫌。虽然因买不到票而焦急无奈求助黄牛的行为可以理解,但不得不说正是这些人为黄牛党提供了市场,让黄牛这个行业有利可图才导致了黄牛的根深蒂固。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有需要才会有存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明白这个道理,并从自身出发抵制黄牛票,从正规渠道购票的同时做到不囤积车票。只有这样黄牛党的势力在车票市场里才会逐渐瓦解,让更多的人买到逞心如意的回家钥匙。
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黄牛党这种“唯利是图,利字大于天”的做法却是将中华民族的“德”字抛在了脑后。对于这种现状,并不是单单哪一家的事,更多是需要多方通力协作的努力,全方位防治黄牛,让“黄牛党“无退路可循,最终走向衰败和灭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