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时59分,国内最大的漏洞报告平台乌云官网发布报告称,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互联网疯传。该报告称,漏洞危害等级为高级,在网上传播的12306用户数据包括账号、明文密码、身份证、邮箱等。”
在临近春运的日子里,这条消息给难求一票的回家族,无疑是当头一棒,甚至已经开始有网友反映,预订的车票被人恶作剧退掉了。同一时刻几乎所有的人,矛头自然而然首先对准了铁路部门,“国家投了那么多钱?一个网站都尼玛弄不好!”……片刻间,质疑声、叫骂声一片。
很快,12306网站就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称 “网上泄露信息应该来自其他渠道,同时提醒用户不要用第三方抢票软件”,但在这抢票软件四处横行的年代,这样的回应可以想象出网友们会有什么反应:“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责任的”、“如果你行,人家用啥‘神器’”、……
笔者经历过火车票抢购,知道购票的困难,从最早的排队购票,到现在的网络购票,所有的经历概况起来就一个字——“难”。对比两者的差异,反而觉得原来的排队购票倒是机会更大点、更靠谱点,只要能吃得下苦、下得了功夫,提前排队都能买到票。但现在火车票都要上网,不仅仅杜绝了私下关系,也提高了技术含量。尤其网购火车票,要求更高,不但要求手快、网速快、更要配备锋利的器具,这“器具”就是这第三方神器。在当下,如果你不用购票神器,碰巧你的线路还比较热门、购票乘车的人有点多,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不会购到你所心仪的车票。如果你不介意无座的站票,那又当别论。但如果因此让人回到排队购票的年代,这恐怕不会有多少人同意,毕竟现在的购票方式更为方便,尤其是省去大量的购票时间。
这样看来,使用购票神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尽管这并不值得称道,而且肯定会对12306网站造成数据拥堵等不良影响,破坏正常的购票程序。毕竟这神器并不能增加车票数量,你只不过运气好点——抢到了别人应该得到的座位或者卧铺车票。对于抢购软件厂家我们也不好过多指责,毕竟有需求,就有市场。对于铁路部门,在极力确保公益性票价的同时,还要额外花费金钱和精力,尽力维护正常的购票秩序,更是提高了运营成本,批评打击抢购软件也是正理所在。但杜绝抢票软件,从来也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快就能解决的,这就像解答矛利还是盾坚一类的难题。
就像铁路部门所言的“抢票神器”,尤其是离线抢票,这自然就成为一种泄密的途径。俗语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清楚,为什么此次泄密事件还会引来众人的报怨根源何在,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就在购票泄密的同时,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没有,还有一条消息 “兰州铁路局将于12月26日上午发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末,我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028公里,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运营总里程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总量之和。就在最近几天,笔者上网查票时,发现即使在临近春运时分、购票热点区段,高铁车票余票数量依旧很高,很方便就可以购得。显然,参与到这场购票风波中主角不包括高铁,仅限于普通铁路。
这种现象不仅让笔者想起最近的国产小米、华为手机抢购热,国产手机厂家有多少,年产量有多少,这方面的内容,笔者没有什么概念,但是要达到人手一机的水平,相信这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一现象?或许手机是有一点营销策略,但更大的原因是由于手机的价格、性价比。出现抢购神器抢购普铁火车票,是由于铁路运能决定的车票数量有限,更是因为相比现在收入水平,普铁的性价比显然最高、最好,这才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此次12306购票数据外泄事件,铁路部门没有错,但购票者、软件开发商也是情有可原。现在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将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人尽快地绳之以法,保护好大家的个人信息,将大家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们还想更进一步、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最大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