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乘客购买到了大年初一的春节回家票,春节购票高峰渐告一段落。而360、搜狗等抢票软件也都各自经历了一场和12306网站之间的“暗战”。不过,频频秀出新功能的抢票软件,如何防范用户隐私泄露仍让人不太放心。(北京日报12月23日讯)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具有周期性的人群大迁徙。今年,随着铁道部一纸令下,原本要到1月才开始的抢票大战提前上演,而精明的软件商也抓住了这一机会进行了一场抢票“暗战”,纷纷针对今年提前60天购票的特点,推出了“预约抢票”这个吸引眼球的新功能。

所谓“预约抢票”,就是在软件上提前输入12306用户名、密码、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好相关车票信息提交预约单后,在发票当天,软件就会自动帮助已预约的用户进行抢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么一组数据,12月7日至20日,12306网站登录总人数69790万,突破历史新高。今年2月19日这天,12306网站访问量达到破纪录的297亿次,相当于全国每人点击了12306网站21次,比去年春运高峰值翻了一番。这些不正常的数据,相信和“预约抢票”脱不开关系。

很神奇的是,在这种日巅峰访问量高出去年一倍的情况下,12306网站竟然没“瘫痪”,而12306今年也因此被调侃为“不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网站”。众所周知,往年逢年过节,12306可以说是不卡不正常,面对今年这种由于预售期提前而照成的“抢票恐慌”,12306负责人解释为:不过是加了一套系统、扩了一下宽带、租了一个云罢了。可是铁路部门在这这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可想而知。

不能否认,“预约抢票”这几个字眼在这个“归心似箭却一票难求”的特殊环境下很有诱惑力,可是,我们通过它到底抢到了什么?

在我们使用抢票软件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泄露了我们的个人隐私,不少人觉得无关紧要,可是当你在睡梦中接到各种推销电话、诈骗信息,当你“中奖500W”的梦醒了之后,悔之晚矣。

很多用户反映,这些抢票软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管用,仅仅一小部分人通过“预约抢票”抢到了称心如意的票,而不少抢票软件暗中“捆绑”搭售保险,想退保险就必须退票。相反而言,抢票软件以1至5秒每下的频率不断刷新12306购票页面,导致12306服务器压力变大,万幸的是12306由于能力升级,挺住了这一波“攻击”,可是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抢票软件,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发抢票软件的情况下,12306还能撑住多久?

12306的出现给了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舒适出行的便利,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抱怨、偏见和质疑上,我们能做的其实很多:视抢票软件如无物并不难,只要我们把更多的舆论放在那些开发抢票软件的公司上,相信我们的购票环境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