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距2015年春节还有近两个月,但今年的春节前购票高峰已经在近两日结束。在“火车票预售期提前60天”以及“提前15天退票不收取退票费”新规下,今年出现了“囤票族”,现在他们开始忙着退掉多余的“囤票”。也有人抓住机会开始抢购别人的退票。(12月24日金羊网)
前几天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从12月7日开始,为抢两张春节回哈尔滨的车票,上海的季先生夫妻十多天来已经囤积了从2月4日至15日的21张车票,但这些对他们来说还不是最佳选择。笔者想说,这样购票新规下的春节“囤票族”,虽不违规,但我们决不提倡。
众所周知,春运是铁路部门历年来的工作重点,为了方便旅客春节返家,会因时制宜地出台相关措施,为的便是能让旅客购到票,铁路部门今年推出“提前60天预售”、“提前15天退票不收退票费”的举措,从综合利用资源,给旅客提供足够大选择购票空间。,于旅客而言,大大延长预售期,以时间换空间,分散购票人流,缓解买票难矛盾,并极大地方便那些固定时间出发的旅客;于运输企业而言,帮助铁路部门及早了解客流情况,为运力资源调配决策作参考,有助于缓解春运及节假日“一票难求”。但同时,有利就有弊。弊端是延长车票预售期会导致退票和改签需求增多,进而增加旅客负担,在退票规定上也作出了人性化安排,提前15天以上退票可以免收手续费等一系列跟进调整措施,则更进一步凸显了铁路方面的公众服务意识
但就在铁路想尽办法为旅客提供便利的同时,却有部分人将“囤票”当作铁总今年票务改革带给他们的红利。可能对于很多人而言,囤票的理由就是为了选到一张最合适回家的车票,囤票行为看似属于个人行为,且在游戏规则之下,似乎无可厚非,但却是麻烦的制造者。就铁路运输部门,大量的囤票退票行为会无端加大企业成本,甚至造成运力浪费;而且,导致信息失真,影响运力安排。对其他没日没夜守在电脑前不停刷屏抢票的旅客来说,因为你并非实际需要的囤票行为,制造了市场混乱,导致抢购焦虑、成本增加、利益受损,则属不厚道,缺乏公德心。由此而言,良好的购票秩序不仅仅只靠铁路部门单方面的努力,而是需要各企业、各单位以及各位旅客一起的努力,从而来构建和谐的铁路购票秩序。(吴帅)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