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运购票日的开始,众多“回家一族”开始加入“抢票”大军,电话订票、互联网取票逐渐成为购票的主要渠道,传统的售票大厅却不见了以往的喧嚣,从以往的“门庭若市”到如今的“门庭冷落”,被“冷落”的售票窗口,背后体现了时代的进步、铁路的进步、生活的进步。
春运是铁路运输全年工作的“重头戏”,上亿旅客集中时间出行、集中区域出行,对铁路运输使一次极大的考验。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等多种客流叠加,让铁路运输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曾几何时,售票大厅门口通宵排队,为的就是等待凌晨放票后能够第一时间买到车票,人们大包小包露天而眠,辛苦程度可想而知……随着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努力打造“三个出行”的同时,千方百计为旅客做好各种保障工作。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铁路也紧跟时代步伐,在科技时代,相继推出互联网购票、电话订票等先进购票方式,进一步为拓宽了旅客的购票渠道,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方式,更让旅客不再忍受深夜排队的煎熬。此外,为确保最大化利用车票资源,解决旅客出行实际困难,铁路又在延长预售期和改签退票上出台一系列新举措,彰显出铁路人性化服务的不断提高。
电话、手机客户端、互联网购票,新兴的售票方式极大解决了站台人挤人的现状,而延长预售期又分流了集中购票的客流压力,改签退票收费新规定也让更多无法确定形成的旅客感受到铁路的贴心服务。
窗口被冷落只是表象,其背后凸显了铁路的发展变化,预示着铁路向前迈进一大步。科技发展节约劳动力,提高效率,改变单一的售票方式,提高了购票环境,让人们进一步体验到轻松、便捷、高效的购票方法。
2015年铁路的变化让人们耳目一新,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的提升,我们的出行会因科技发展而更加方便,从购票进站到享受旅途,“一卡式”的生活成为现实将不再遥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