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铁路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运输能力的大小更是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
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出现了蒸汽机火车,它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运能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渐渐的铁路运输取代了古老的牲口运输方式。现如今,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仍拥有铁路41.2万公里,约占世界铁路总长度的35%,居世界第一位。铁路货运和水铁联运业也是全球领先。同时,美国是世界上修建铁路最早的国家之一,在英国人史蒂芬森1825年开始建筑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后的3年即1828年,美国就动工修建铁路。铁路见证了美国“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化的历程,它是美国经济的支柱。
中国开始大踏步的发展铁路产业还是在最近几年。从1997年到2004年,中国铁路连续实施了五次大提速。许多线路区段从时速不足100公里逐步提高到时速120、140、16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向着“多拉快跑”的目标不断前进。尤其是在2014年1至8月份,全国铁路更是完成了4050亿元投资,比2013年同期增长近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年度计划的50%。而且随着中国铁路加快高铁路网的建设,各个省会与本省二级城市间运输时间的缩短,中国的经济重心无疑将发生转变,从而促进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开发,人员和物资运输变得更加便捷。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形势下,加大铁路投资建设力度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将对拉动国民经济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增长起到积极作用。铁路的建设,将对劳动力就业、原材料行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产生积极影响。
兰新高铁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将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连成一片,不但联接了西北,而且进一步将高铁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联结到了西北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同时加快了三个城市——新疆的乌鲁木齐、青海的西宁和甘肃的兰州沟通、交流、融合的步伐,而且作为物资、人员运输的主渠道,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助推国内的经济发展,加快物资运输速度,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速了国内经济发展产生的优化、机制的创新。仅乌鲁木齐高铁新区总投资已经超过350亿元,预计可以吸纳23万人就业。
进入21世纪,高速化、信息化、自动化是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快速客运网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相信随着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能带领中国的经济发展走进新纪元。(刘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