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是谁推高了高铁卧铺票价?》吸引了网友的眼球。这篇文章主要观点是动车卧铺票价太贵,作者一方面说“高铁票价高本无可厚非,因为时间也是一种资源,既然是资源那就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却又拿出老生常谈的“被高铁”出来质疑。

    笔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因为地域的隔绝,会导致的经济、文化的割裂,只有交通,便利快捷的交通才能改变这一切,而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无疑是高速铁路。高铁的运行不受环境影响,高铁的运行无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储备,我国具有高铁核心技术可以将高铁出口,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高铁如此多的优势让李克强总理也频频推荐。高铁既是强国的战略,又是便民的基础。从邓州和新野的“高铁之争”,就能看出修高铁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数据统计,中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从100万人到500万人用了50年,从500万人迈向800万人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从800万人到900万人用了2年时间,而从900万人迈向1000万人只用了短短1年时间,这就是高铁的魅力,高铁释放了大量的运能,以从未有过的广度和深度介入了人们的生活。高铁的出现创造了出行需求,很多本来被压抑的出行需求,因为高铁的开通而得到释放。2013年高铁动车组列车平均上座率达70.5%。这些数据都表明,高铁是发展趋势,社会需要高铁而不是“被高铁”。

    说到高铁动卧票价问题,笔者认为,这是铁总为了落实温馨出行、方便出行推出的一个产品,这也正是铁总适应市场做出的创新。随着人民大众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普通的高铁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出行需要,睡一觉不耽误办事也是很多人的心声,高铁动卧产品适时而生,以它鲜明的特点和灵活的定价填补了高铁市场的空白,这绝对是进步。作为产品,那么定价高低自然由市场来检验。更舒适、更快捷的高铁动卧定价完全符合这款产品的定位,也体现出了和高铁其他产品的区别,这是细分市场的需要,假如出租车和公交一个价,那必然扰乱了市场秩序,不利于行业发展。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这为高铁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用“天价”、“体制”、“真相”、“垄断”等词语来吸引眼球,用“被高铁”、“站票坐票一个价”等过时的观点来支撑论据,只能阻碍高铁良性发展,辜负了铁总更好服务大众的美意,更阻隔了人民群众更快更好出行的步伐。

    我想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高铁产品出现在人们面前,满足着不同人的需要,高铁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姚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