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从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春运结束,铁路部门将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车票自2014年12月20日起发售。(12月12日 新华网)

 延长预售票期、施行退票和改签新政这两项措施出台还“余热未消”铁路又推出高铁动卧,作为中国交通运输服务龙头的铁路在春运“老大难”来临前这又是“闹那样”。卧铺不在只限于普铁,高铁动卧又是否能带给中国民众 “眼前一亮”的特别感。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一方面增加了中国民众出行的次数,另一方面则加重了中国民众对于出行时间和环境的感受。出行次数的增多直接导致的是中国交通运输“运力不足”病症的加重,缓解这一病症的关键在于提高运力,而满足民众出行时间和环境的要求,关键是要做到两个“高”,一个是高速度,一个是高质量的服务。

 “夕发朝至”打破高铁不通宵行车常规,高铁运力获得进一步挖掘。从中国高铁开通运行至今,一直没有施行过通宵行车,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高铁运行速度快,对于设备的磨损消耗比较大,出于安全的考虑,中国高铁在夜间要对高铁列车和沿路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所以并没有施行通宵行车。但现在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成熟,高铁列车和高铁运行相关设备的质量越来越高,使高铁通宵运行有了足够的安全保障。通宵运行的情况下,就是让本没有高铁运行的时间段有高铁运行,高铁的运行数量就将增多,高铁闲置的运力就将得到释放。

高铁出行不在只坐着快,还可以躺着快。近几年随着中国高铁网的成形以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虽然没有改变,但相互往来的时间却大大缩短。如北上广深这些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中心城市,以前路面交通两两之间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到达,而高铁只需要十几个小时或几个小时。这样长距离短时间的运输方式,一则满足了民众高速度出行需求,二则有利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运行方式,进一步提高中国铁路运输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卧铺这样的出行方式,一直只存在于普速铁路上,选择高铁出行只能是坐着,俗话说“坐着没躺着”舒服,高铁的内部环境相比做过高铁人都知道,不逊色于航空,现在加上可以躺着出行,无疑又是一项满足当下民众高质量出行的新措施。

或许,对于高铁动卧的“夕发朝至”对于很多国民来说,更多是看“稀奇”或者也会带来不同的疑虑,这无可厚非,毕竟是件新的方式,还未体验过是好是坏还无从下结论。但这也并不是没有理智的指责铁路“闹哪样”的理由,或许静下心来,慢慢等候,说不定铁路的新措施就会给我们“眼前一亮”的特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