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的一篇文章,河南两个毗邻县为了高铁站将来能落在自家地盘,进入了激烈的争夺阶段。不仅政府间为高铁落在自己县城据理力争,而且民间为争夺高铁站也使出了各种招数,使两县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当前规划的这条高铁是郑万铁路,日前中国铁路总公司鉴定中心组织专家对郑州至万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在这份评审意见中,专家提出“南阳至襄阳段,补充研究二广高速公路东侧”。对于邓州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变数。作为原先的一个比选方案,高铁站设在二广高速公路西侧,则经过邓州境内。尽管只是一字之差,却意味着高铁站可能落在新野境内。而按照国家铁路建设的流程,这已经是铁路项目规划论证的最后阶段,站点选址最终会在这个环节尘埃落定。

面对一个仍然充满未知的评审结论,邓州人着急了,而新野人终于有了铁路进县的机会。他们各自给了在自己县设高铁站的理由。邓州的主要理由是邓州当年为丹江口水库建设做出过贡献,包括人力、土地牺牲以及移民安置;同时邓州是河南第一人口县,曾被国务院确定为丹江口库区5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在2011年,邓州列入河南省直管县(市),享有省辖市的所有权限。新野的主要理由是,新野处在襄阳东至南阳路线的直线上,而邓州在曲线上,施工成本较高,土地占用大;同时,邻居邓州在交通设施上显得更“宽裕”,该地经过焦柳线,还在国道上,郑万铁路对邓州来说是锦上添花,而对新野来说则是雪中送炭。另外,作为豫西南一个83万人口的县,新野至今还没通铁路,交通不便利,不仅使老百姓出行不便,还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事实上,围绕着铁路的博弈不仅发生在地方之间。有专家表示,随着当年铁道部与地方共建铁路的战略调整,加大了地方政府在铁路选线上的话语权,同时也增加了选线的复杂性。中国工程院院士、轨道交通专家王梦恕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道:“地方政府话语权加大,是说在线路走向、车站位置上要听政府的意见。”高铁站到底在邓州还是新野除了考虑建设成本以为,还要听取地方政府的意见,以及国家铁路网总体规划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