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的发改委有关人士关于火车票要涨价的消息,引来网上一片呼声,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铁路又被舆论漩涡所包围,用众屌丝的话说,就是躺枪。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应该已经习惯和适应了涨和降的经营方式,那么为何在火车票涨价这件事上却报以如此大的意见呢?
从广大民众的角度来看,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更是人民群众出行的基础交通工具,其群众涉及面广,受众整体收入水平低,习惯于多年低票价带来的实惠,群众基础好等,应该是人们反对声暴涨的直接原因。另外,通过媒体我们也了解到,截至9月末,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合计3.5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3.06万亿元的负债总额扩大,较今年上半年3.43万亿元的负债总额也有所增加。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资产总计5.45万亿,负债率超过64.77%。
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人民群众对火车票涨价的抵触,一方面是越来越严重的铁路负债,二者同处于矛盾的对立面,如果涨价群众不满意,如果不涨铁路负债越发严重。当然也会有群众认为,不能将企业的负担让民众来埋单,反之,铁路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总不能“既让马快跑,又不给马吃草”的地步。但是,从当前中国铁路与其他行业的运价来看,铁路运价早已与市场脱节,据报道“中国铁路运价自1995年10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旅客票价基价率从硬座每人每公里0.03861元调整到0.05861元至今,近20年间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对于整个国际铁路运价市场确实显得十分廉价,而当今国内物价飞涨,小到日常生活必需品,达到房子、车子,哪一样不是几倍几十倍的涨,这当中也不乏铁路运营成本的上涨。
总之,涨价与否,要辩证的看其弊端,要有理有据,让群众信服,即使要涨,应该怎么涨,涨多少都应该有一套合理正规的流程。不要妄下定论,随意评判利弊。(文/陈兴礼)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