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官方微博消息,针对今天有媒体报道的“普铁客运价格上调预期临近,高铁票价将实行浮动制”的传闻,央视财经记者进行了多方了解,发现这是一条假消息。另据记者查阅有关法律法规,如果有关部门要调整铁路客运基准票价,必须召开听证会,否则不可能调整。(11月20日 光明网)

昨日,还听到关于火车票将涨价的报道,今日就被证实是误传,真真假假、难辨真伪的消息,着实考验“看客”的眼力劲。一篇公布于世的报道,本该有理有据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考验,现在却只用一天的时间就被推翻,不免有这是愚弄百姓之嫌。只靠捕风捉影、专家猜测就冒然公布,这样“损人利己”的失礼行为,还是少用为妙。

近年来,关于火车票涨价报道从未停歇,却无一被验证。2006年,有报道指出,由于铁路建设资金短缺,将效仿民航的机场建设费概念,在票价中加入建设费。2013年,大部制改革后,又有消息称,已经转型为企业的铁路,火车票价将随着增长,当时这则消息一出,在社会引起强烈的讨论,铁路深陷舆论的风口浪尖,最后还是盛光祖在人大记者采访中一句“客运的票价我们还没有研究”才告一段落。现在,又因为铁路负债过多,便又开始谈及火车票价涨幅问题,铁路再遭舆论质疑。确实,铁路不是一般的行业,火车票承担的是民生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也难免不招人“惦记”。

     火车票该不该涨、会不会涨,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决定的。此次火车票涨价的起因,全因为一位发改委铁路专家的表示,请问,一项关乎国家民生问题的决策是一位专家的一两句表示就能决定的?票价的调整与定价的制度有着不可分离的因果关系,票价的涨幅一方面要尊重市场的需求和规律,另一方也要遵守定价制度的规程。如果说,关于火车票涨价的问题被这位发改委专家言中,那么该怎么涨,涨多少都会是有一套合理正规的流程去完成,正如法律法规规定的“如果有关部门要调整铁路客运基准票价,必须召开听证会,否则不可能调整。”试问,在公布之前,消息的公布者有没有考虑到这些,或者说把涨价这件事了解的更深切一些。如果就单单根据专家的片面之词,就断然下论,造成铁路接受民众质疑,是不是“伤人”太深。

    这里再多说一句。如果铁路哪天真的要将火车票价上调,那么笔者认为,定价制度还需重新制定。现在不在是“绿皮车时代”执行了十几年的《铁路客运运价规则》并不适合现在“高铁时代”的需求理应作古。时代的改变伴随着市场需求和规律的改变,“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与市场“接轨”。

儒家认为“礼” 能够“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而忘记“礼”做出“失礼”行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伤害。现在铁路改革关乎民生大计,而铁路改革的“红利”也必须惠及于民,如果因为一些“失礼”导致铁路改革道路泥泞曲折,那伤害又何止是铁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