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北京铁路局获悉,针对近期不法人员利用各种手段逃票问题,铁路部门表示一旦发现,不仅会把其信息录入“北京铁路局乘车诚信管理系统”,而且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的规定,不主动补票者铁路部门将加罚50%的票款。(11月3日 新华网)

铁路部门针对无票乘车行为频亮招,以加罚票款和记录不良乘车信用记录的方式对失信乘客再加一道“紧箍咒”。虽说在制度和规则的框架下总会有些人跃跃欲试,但此次以加罚票款和乘车诚信系统做规范,对逃票行为还是会有一定的震慑效力,因为随着社会诚信体系的日渐完善,个人诚信关系到自身生活的方方面面,贪图小利、拿诚信做赌注只会让自己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相对社会主流的几大交通工具,在铁路无票乘车行为占据着多数,关键之因在于铁路运输系统庞大,客流集中,尤其是在运输旺季铁路工作人员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每名乘客乘车凭证的准确核验,这给部分以假乱真的乘客留下了可乘之机,就会有一些持伪造、涂改、过期车票的乘客蒙混过关,顺利踏上旅途。

当然,最常见的还是“买短坐长”,部分人为了能够顺利登上列车,买着短途车票享坐长途待遇,为了逃躲旅途验票而大玩“躲猫猫”。我们知道,乘车购票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买卖合同,铁路部门提供了运输服务,乘客就理当购买车票,为自己的出行消费买单。就如同进超市购物,你总不能随手拿起商品揣进兜里钱也不付就走,否则只会背上小偷的罪名,引来法律的惩罚。

其实,针对无票乘车行为,铁路部门一直在尝试着各种方式做规范,全面推行实名制购票、增设车站验票关口、加大列车旅途查票频次……但终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部分人这种不文明的乘车行为若隐若现,没有得到彻底根除。他们这种贪图小利的侥幸心理不仅扰乱了铁路正常的运输秩序,占领了已购票乘客的有限车厢空间,还给自己的道德诚信抹了黑。

除了加大验票力度外,长期以来,针对“逃票一族”,铁路部门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对蹭车乘客的唯一处罚就是补票。直到铁路部门乘客诚信管理系统的建立,面对不良乘车行为,铁路部门实时将逃票乘客信息录入系统,按照诚信“黑名单”来管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缺少对“黑名单”乘客的实质影响,虽然起到一定约束作用,但没有达到治本的目的。

而对逃票行为加罚票面50%票款,这对部分趋利思维占上的乘客来讲,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毕竟这部分旅客大都是爱贪小便宜、拿钱说事者居多,有了这一硬性规定想必他们也不甘多花钱为自己的失信行为去买单。但这一规定终究停留在金钱的处罚上,能否真正取得实效有待后观。

笔者认为,针对不良乘车行为,可以采取经济处罚与诚信“黑名单”同发力的方式,即在录入逃票乘客信息的同时,连带录入逃票金额,与全国售票系统联网运行,当逃票金额达到某一数值时,对诚信“黑名单”的乘客再次乘坐火车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某一时间段内无法乘坐火车,或是增高购票门槛、不能乘坐高铁等,让其在生活上受到实质的影响,也许更具“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