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今天上午,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从今年年底开始,北京、上海等铁路局所辖的客车(除动车、高铁和城际外)车体颜色将重新刷上绿色,北京、上海、郑州首批进行,年底前完成第一批。全新概念的“绿皮车”将回归大众视野。(10月14日,中国青年网)

“绿车皮”列车功成身退,淡出铁路运输历史舞台。在旅客们的心目中,一提起印象中的“绿车皮”,无非是亲身体验过的那种年代久远,设备陈旧,那种并没有彻底退出铁路运输历史舞台的绿皮车。貌似以脏、乱、差著称的绿车皮,它的属性就代表着列车运行周期时间长、中途停靠站多、速度运行慢,而且还没有空调系统,最终导致了冬天冷,夏天酷热的现象,就连解决旅客喝水的问题,还需要靠燃烧煤炉来解决。过去“绿车皮”的种种弊端,早已经跟不上了社会时代经济的同步发展,以至于进京、进沪、进广等铁路逐步取消了绿车皮。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动车、高铁之后,“绿皮车”在铁路运行线上更是凤毛麟角,也只有在节假日期间,铁路部门在面对市场供需矛盾的严峻运输压力的时候,才会加开绿车皮以应急,以至于“绿车皮”在平时是基本上看不到的,渐渐的淡出了民众的视野。

现在,铁路部门郑重公布“绿车皮”消息,“绿皮车”再一次摆在了民众的面前,并以其独特的一面见证着铁路稳定发展,向民众诉说着“绿车皮”今非昔比的新概念,“绿车皮”再也不可同日而语了。此次铁路部门强调涂改成绿色的车体,远非是在旧有的“绿车皮”基础上涂上一层新油漆,而是将先前铁路运行线上的直达、特快(蓝白相间)、快速(红色)等列车,逐步涂改成“绿车皮”。这些原有车型,虽远没有达到动车、高铁整体效果的舒适、干净、卫生,但是,速度等级的提升,电力供电的稳定,空调控温的舒适度,已显然区别了旧有“绿车皮”的煎熬印象,验证着铁路部门此次更改橄榄绿,意在继承和发扬“绿车皮”廉价公益性的主旋律,唱响了铁路部门务实为民的新风尚,巩固了铁路绿色发展的主旋律。

昔日的“绿车皮”让旅客难以启齿,有种种的抱怨,而现如今的整装待发的“绿车皮”却焕发着新时代的气息,让旅客感受着新的变化带来的和谐之旅,诉说着铁路赋予“绿车皮”别样的意义。作为普通民众的自己,殷切的希望,带着全新概念的“绿车皮”,再一次带动社会经济的腾飞,惠及千千万万出行的社会民众!